汇云阁 发表于 2024-7-7 22:09:03

修行者的道德经-第四十章(道性篇)

<p style="text-align:center">
    <audio style="outline: none" src="
https://aod.cos.tx.xmcdn.com/group83/M0A/B7/FA/wKg5HV8HNWeRo4_5ABY2BXxdmPM855.m4a
" controls="controls"></audio>
</p>
<p>
      一、原文: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p>
<p>
      二、译文:阴阳运化产生相对应的力,对应的力相互作用使之运动变化,这是道的外在运动表现形式。而道的内在运化则是无形的,看不到运动的,似乎是柔弱的。天下的万物是从有中化生出来的,而有是从无中化生出来的。
</p>
<p>
      三、分段译文及解析:
</p>
<p>
      1、(1)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p>
<p>
      译文:阴阳运化产生对应的力,相互作用使之运动变化,这是道的外在运动表现形式。而道的内在运化则是无形的,看不到运动的,似乎是柔弱的。(1)反者:阴阳运化产生对应的力
</p>
<p>
      解析:道是无形的,规律也是无形的,但是规律所造成的结果却是有形的,所以要从有形的外在现象,去认识道的内质。在看到事物外在表象的同时,也要知道事物的内在规律,这样才会把握事物的整体,做到运筹帷幄,不出现失误,没有灾难。
</p>
<p>
      2、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p>
<p>
      译文:天下的万物是从有中化生出来的,而有是从无中化生出来的。
</p>
<p>
      解析:万物都是从有中化生出来的,它是道的客观外在表现,但是化生万物的有却是从道的内在运化中来,道是无形的,所以说有是从无中来的。
</p>
<p>
      四、运用法门:本章主要阐述道的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的联系,外在因素形成万物的有形运动,内在因素是外在因素的根源,并制约着外在因素。本章提示我们,明白了道的内外关系后,做事就要考虑整体因素,不能只看到局部,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p>
<p>
    <br>
</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修行者的道德经-第四十章(道性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