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节日·明朗(春潮)」溯源明朗节 赓续中华良好传统文化 ...

[复制链接]
查看951 | 回复1 | 2025-4-7 10:55: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万物生长此时,皆干净而明净,故谓之明朗。”明朗,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又是中华民族慎终追远的传统节日。省墓祭祖、踏青赏花,明朗节既承载了祭祖追思的文化内核,也拜托着人们对春日的礼赞,在汗青长河中渐渐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印记。

M757X0jxGAdzPJGj.jpg

明朗,最早是作为农事节气出现。此时草木萌发,古人依此安排农事运动。从节气到节日的超过发生在唐代。唐玄宗时期,朝廷正式将寒食节与明朗归并,并颁布政令:“寒食通明朗,休假五日。”自此,本来两个前后相继、主题差别的节日,因休假连结在一起,渐渐形成一个以祭祖省墓为中央,将寒食风俗与上巳踏青等运动相融合的明朗节。南京市民风博物馆研究馆员徐龙梅先容,明朗,一样平常都是每年公历4月4号或5号,这时间天气清润、草木繁茂,今后时开始到郊野祭祖踏青是一个比力古老的习俗。

省墓祭祖,被视为明朗节最为紧张的运动之一。人们在这一天,向先人表达敬意与缅怀。古人以为,明朗是“气清景明”之时,阳气升发,得当与先人沟通。徐龙梅先容,祭祖在唐朝之前没有得到官方承认,被视为野祭,“到唐代成为官方承认并提倡的一种祭礼之一,厥后就演变为皇家祭陵,官府祭孔庙、祭先贤,老百姓上坟。”

YZN6qnymGg6EaNE0.jpg

明朗祭祖之时,正是春光妖冶、莺飞草长的时节,以是,人们常在省墓时踏青远足,在古代也被称为探春或寻春,渐渐形成一种习俗。明朗时节,淮安钵池山公园里,10万株郁金香迎来盛花期,市民游客穿梭在花海间打卡照相,感受春日的优美韶光。

yHSHhYZyyV0eJHyl.jpg

踏青之时,老百姓还会折一些柳枝,陌头巷尾缀满春意,成为明朗一景;又或是偕同亲朋放风筝、玩蹴鞠,运动筋骨。地方民风文化专家晁成林说:“明朗节前后不但气候日暖,而且常伴有风,放风筝消灭疾病的习俗就和明朗节习俗联合了起来,放风筝渐渐发展成广为盛行的文化习俗。蹴鞠,就是用脚去踢球的一种游戏,也是古代明朗节时人们喜好的一种游戏。”

m4p69d7897gd6Fig.jpg

明朗,既承载汗青影象,亦呼应时令风物。南通海门区余东古镇菜市场北侧,刚出炉的印糕飘着淡淡的桂花豆沙香;陌头巷尾,各式各样软糯的青团色如碧玉、清香扑鼻。这些不但是祭祖的食品,更拜托了人们对优美生存的祈愿。徐龙梅说,明朗螺丝也比力肥壮,有着“明朗螺,赛只鹅”之称,一样平常人家会将螺丝与韭菜一起炒,是最时兴的菜。

一年一明朗,一岁一追思。明朗,连续着“生者寻根”的家属影象,也在不停衍生出新内在。我们既惦记过往,也播种盼望,在传统与当代的交错中赓续文化。

(泉源:江苏广电总台·荔枝消息中央 记者/顾倩颖 编辑/郭晶晶)

瀚仟星 | 2025-4-7 11:04:31 | 显示全部楼层
春意浓,祭祖踏青两适宜,传统与天然交错成诗。文化在草长莺飞里绵延,真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