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两大弊端的第一点,礼之用,和为贵。

[复制链接]
查看649 | 回复0 | 2025-7-10 17:49: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近重读论语,在感慨孔子万世先师的同时,对儒家思想也有了一些新的体会,尤其对于仁礼和的逻辑体系。

坦白的讲,孔子作为一个教育家,是绝对的成功,他把学习这件事从贵族阶层面向了全社会,第一次给了全社会睁眼看国家,看社会,仅凭这一点,他就担得起万世先师这一称号。

ql0yLJPz5P225JtW.jpg

作为个人修炼的人生观,孔子的思想也绝对是超前的,把人的一生经历看做一个不断学而时习之,不断吾日三省吾身,最终实现自我认知的提升,人不知而不愠。

而在与人交往方面,提出仁爱的指导思想,最终达到社会和谐的目标,从而从内圣(仁)到外王(和)的转变,完成了儒家思想从个人内化到国家治理方针的转变。

OQ3XkXgpdkRlOs39.jpg

然而,正如道家弟子嘲笑孔门弟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何以为夫子?儒家思想在治理国家的具体措施上,提出了礼的方法论,并经几代大儒不断完善,最终演变为鲁迅口中吃人的礼教,确实是有问题的。

正如我上一篇文章所讲到的,孔子作为一个教师,教授仁爱思想,所以他对人的预设都是善良的,至少内心都是向善的。

然而世间人有百种,有些人就是天生向恶,不可教化,而士大夫阶层更是身处高位手握重权,想不贪赃枉法都难,君主们更是外强环伺,内忧外患,一味地提倡仁爱,实在是远水解不了近渴。

O3lIiVn1lIvZgH1V.jpg

最终,儒家变成了所有统治者统治人民的工具,将儒家经典全部抛弃,只留下了礼的形式重新包装,变成了腐朽的僵化的伦理规则,实在是儒家之不幸,孔子之所料不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2

主题

6

回帖

103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