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炼自己的静气

[复制链接]
查看393 | 回复0 | 2025-7-12 03:37: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KDm5WrD9n28kOZa7.jpg

“心平能愈三千疾,心静可通万事理”。
这句话出自唐代杜甫的《秋词》。意思是:一个人如果能够保持内心平静和淡泊,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淡然处事,大部分疾病都不会发生,并能够理解和处理各种繁复的事情。
诸葛亮的《诫子书》中也反复强调“静”的力量。
“静以修身”:在宁静中提高自身的修养;“夫学须静也”:学习必须静心专一;“险躁则不能治性”:急躁冒险就不能陶冶性情;“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
人生最曼妙的风景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真正的平静,不是避开车马喧嚣,而是在心中修篱种菊。我们无法避免生活中的压力与挑战,但可以选择面对它们的态度。控制情绪,拥抱健康人生。用平和心态,驾驭生活风浪,驶向成功与幸福。
真正的高手早把自己修炼成“无相”的存在。他们像清晨的雾气,遇山化云,遇壑成溪;像深潭的静水,风吹不皱,石落无痕。这不是消极的逃避,而是勘破生命本质后的终极自由。
静气更是一种贵气,每临大事,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需要通过博览群书、省察自身、社会历练来培养静气。久而久之,才会有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创新之能力,健康之人格,才会有内心的淡定和从容!

HekEZEx72Kz7ViKk.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5

主题

5

回帖

60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