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养生关键词:清暑、祛湿、养心

[复制链接]
查看407 | 回复0 | 2025-7-29 18:58: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7月22日将迎来夏日的末了一个节气大暑。中医专家以为,这一时节“暑、湿、热”三邪交错,易伤阳气、耗津液,扰乱脏腑功能,养生防病重在健脾祛湿、清热解暑、固护阳气。

i9JUUbLsaljPSuLk.jpg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肾病科副主任医师梁莹先容,大暑节气高温高湿,人体阳气随高温浮散于体表,导致身材内部尤其是脾胃阳气不敷,体现为食欲降落、消化不良、腹泻;湿气重浊黏滞,易拦阻脾胃运化功能,引发腹胀、肢体极重、舌苔黄腻;暑热通于心,易致心火过旺,引发心烦失眠、口舌生疮;高温还会扰动心神,体现为烦躁易怒、留意力分散。

“饮食保养宜以清补为主,分身祛湿。”梁莹发起,得当食用西瓜、绿豆、冬瓜、苦瓜、莲藕、黄瓜等清热生津之品或饮用乌梅汤、酸梅汤等饮品以清热解暑;可以茯苓、薏米、赤小豆、白扁豆、山药、芡实等健脾利湿食材煮粥,适量食用生姜、陈皮、紫苏等以温化脾胃湿浊;出汗多者可喝淡盐水或米汤;忌肥甘厚腻,制止过食甜食、冷饮。

专家同时提示,这一时期应留意防暑降温,制止空调凉风直吹身材;宜夜卧早起,中午小憩15至30分钟避暑养心,制止熬夜;大汗后切勿立刻冲冷水澡、喝冰饮;清早或薄暮可举行散步、八段锦、太极拳等活动,以微微出汗为宜;还可听舒缓音乐、训练书法以保持心境平和,制止感情过激。

针对老年人及儿童群体,这一时期需特殊留意防范康健风险。梁莹提示,老年人应制止食用隔夜饭菜,宜少量多次饮用温水,有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者需定期监测血压、血糖,制止因出汗脱水导致指标非常;儿童玩耍时宜选择阴凉处,每20分钟增补温水或淡盐水,出现厌食及脾胃失调可食用山药、小米粥调治。

大暑时节还可以使用一些中医外治方法保养身材。宁夏医科大学中医学院传授郭斌举例说,风池穴和大椎穴分别是胆经和督脉上的紧张穴位,按揉这两个穴位可以或许疏通经络、疏散风热,快速缓解因暑热引起的头痛、头晕等症状。(记者田晓航、唐紫宸)

泉源: 新华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9

主题

9

回帖

127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