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医学(SZ000516)$
本文作者:“粉象君”,创作时间:2021.4.8 今天看到腾讯原始大股东减持股份的新闻,经过和朋友们不断聊天,因为从18年前研究港股开始一直有研究腾讯(可惜认知和个人投资习惯导致没能长期投资陪伴,可以说是投资生涯中最遗憾的事之一了),就把国医和当年的腾讯对比一番。 国医目前相当于2001年的腾讯,当年腾讯刚开始过盈亏平衡点,当年港股A股IPO都要求三年盈利的门槛(而且有数千万的基准),假如国医IPO,需要2021-2023年三年盈利记录,2024年才能IPO,所以,目前的国医等于上市前最后两轮的VC(风险投资)到PRE-IPO的时候,价格也等于那时,因为大股东增发新股的成本3.28等于创始人成本,股权激励5.86,平均晚两年而且先解禁,实际上和大股东成本基本一样,所以,一年前5-4元二级市场也是等于原始股,只是大家伙儿认识不到而已,今天和一位实力派投资朋友聊天,他说机构喜欢今年开始的国医,而不是今年以前的国医,意思就是:盈利预期明确才投,道理绝对正确,腾讯上市后二级市场建仓的机构一样可以赚得盆满钵满,只是17年涨幅大约最多700倍,而不是腾讯大股东的20年出头7800倍而已,每一段都有投资者,风险喜好&风险收益率不同。 两三年前,苏州宣布投资近百亿建苏州国际医学中心,当时和一位苏州地区朋友讨论分析过这个项目:建设周期3-4年,投产3-4年过盈亏平衡点,再过三年上市,IPO估值千亿,二级市场你能买到的时候就是2000亿,你买不?这等于国际医学一年前假如私有化退市,然后2024年重新IPO,开盘总市值当然在上面描述的苏州项目之上,当时和苏州朋友就说:原始投入的赚了20倍(10年),二级市场你投还是不投?所以,我们在5-4元可以和大股东同一成本买国医的朋友真得感谢老刘和公司管理层,这种机会在A股恐怕不会再有了,即使目前也等于上市前的原始股(因为目前实际净资产在3-4,要考虑资产重估和品牌价值,上市前可以入股朝阳即将盈利的项目,3PB是基本的,而且可以马上有流动性,流动性天然就有溢价)。 珍惜自己拥有的国医吧,耐心陪伴国医的成长,假如国医可以像腾讯一样成功(哪怕做到一小部分也行,要知道网络企业更难预判是否成功,国医相对来说更加容易判断,因为现金流指标非常有前瞻指引),我们就将不会太羡慕腾讯大股东的眼光和收益了,因为至少可以做到她的一部分,错过了腾讯,就不能再错过国际医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