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洋中医”拈起那根神奇的银针(上合各人庭 生存新变革⑤) ...

[复制链接]
查看374 | 回复0 | 2025-9-9 13:51: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nIe3HIZRQzeNN0H.jpg

  中哈传统医学中央新址所贴的“望闻问切”外文先容。
  本报记者 林子涵摄

VbQ0I31ObMKgt3nO.jpg

  在中哈传统医学中央的儿科诊室,萨雅(左)、艾琳(中)、小患者阿克拉姆的妈妈(右)与几位中医师讨论小患者病情的改善环境。
  本报记者 林子涵摄

SORnIirg005pogli.jpg

  在中哈传统医学中央开展的义诊运动中,宋虎杰为本地患儿诊疗。
  中哈传统医学中央供图

ojAnxXdodISltdA1.jpg

  扫码观看视频

  一双机灵的手,拈起一枚细长的银针。

  治疗室里,哈萨克斯坦“洋中医”萨雅正为小患者施行颊针治疗。针尖刺入穴位,资助通经活络、缓解病痛。

  这里是位于哈萨克斯坦都城阿斯塔纳的中国—哈萨克斯坦传统医学中央(以下简称中哈传统医学中央)。像萨雅一样的“洋中医”与中国的中医师一起,为哈萨克斯坦患者提供中医诊疗。候诊区内,不少本地患者已经排起了队,等候担当针灸、艾灸、拔罐、推拿等治疗。

  传统医学是上合构造国家交换互助的紧张范畴。几年来,中哈传统医学中央把中医特色疗法送到本地大众家门口,并悉心造就本土中医人才,在哈萨克斯坦种下了一片繁茂的杏林。

  

  “洋中医”搭建桥梁

  “脉象犹如珠子在盘中滚动;浮脉比如木头浮于水面,轻按时可感知脉象跳动,重按反而削弱;丝脉则指脉象细弱如丝,如有若无……”提及在中国学习中医时所把握的28种脉象,萨雅如数家珍。

  萨雅的家在阿斯塔纳。现在,她是中哈传统医学中央的一名中医师,负责脑瘫、孤独症、智力及语言发育迟缓等特别儿童的治疗工作。

  2022年12月,中哈传统医学中央在阿斯塔纳挂牌。中央由陕西省中医医院、西安中医脑病医院与哈萨克斯坦互助单元共同建立。中央在突出脑病专科特色的同时,也分身本地常见病、多发病及部门疑难病的诊疗需求。中央除了有中国的中医师,另有多名像萨雅一样的本土中医师。

  受家庭影响,萨雅从小发愤从医。儿时所看影视剧对传统医学的刻画,也让她对中医产生了浓重爱好。2014年,萨雅前去中国学习汉语,次年考入陕西中医药大学,攻读针灸推拿学专业。5年的学习生活,她积聚了厚厚一沓关于中医理论与实操的条记。

  结业后,萨雅曾在哈萨克斯坦其他医疗机构工作。2023年5月,中哈传统医学中央正式开诊,萨雅参加中哈传统医学中央,运用头针、推拿、理疗等中医疗法为患者举行治疗。

  在中哈传统医学中央工作的,另有哈萨克斯坦姑娘艾琳。她在中哈传统医学中央刚刚工作了4个月。此前,她曾在间隔阿斯塔纳不远的一家中医诊所工作3年。

  与萨雅一样,艾琳结业于陕西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专业。结业回到哈萨克斯坦时,艾琳还带上了一本上学时读的《黄帝内经》。现在,艾琳在中央重要担当翻译,帮忙中国大夫与患者眷属沟通,同时也到场部门推拿、艾灸等治疗工作。艾琳说,她已取得中国的中医职业资格证,并在哈萨克斯坦完成了相干认证。

  中医到外洋,本地人每每对中医理念和诊疗方式感到生疏。此时,“洋中医”能发挥紧张的沟通桥梁作用。

  萨雅提到,早先,不少哈萨克斯坦患者对中医将信将疑,常有人问:“一根针怎么能治那么多病?是不是在哄人?”面临这些疑问,她与同事们总是耐烦表明,从五行、五脏六腑、气等中医概念讲起,阐明中医“治人而非仅治病”的团体观念。

  “我们常向患者阐明,针灸等中医疗法并非只针对某个局部,而是对人体整个体系举行综合调治。比方,处置惩罚疲惫、就寝停滞或孤独症儿童的挑食题目时,我们不但选取头部穴位,也会共同腹部、腿部和手臂的穴位。由于人体是一个有机团体,很多脑部题目会陪同四肢肌力降落或消化功能削弱。通过刺激差别穴位,既能改善局部,也能团体调治。”萨雅说。

  中哈传统医学中央开诊后,徐徐积聚了口碑。萨雅说,现在,中央接纳预约制,天天一早,便有不少提前预约的患者在等候。仅她一人,日均接诊量就有30—40人。

  “能把所学的中医知识付诸实践、为哈萨克斯坦的大众服务,我以为很有成绩感。我盼望在这里做好治疗工作,把中医的理念先容好,让更多当地朋侪走近中医、信托中医。”萨雅说。

  小患者说:“谢谢,中国”

  在中哈传统医学中央的儿科诊室,7岁的哈萨克斯坦男孩阿克拉姆正在中医师的关照下,一步一步地训练走路。

  这段时间,他和4岁的妹妹劳珊在母亲的伴随下,再次来到中央继承担当病愈治疗。这对小兄妹患有痉挛型脑瘫,出生后不停无法自主行走。中哈传统医学中央在哈萨克斯坦开诊那年,听说这里接纳中医疗法针对脑部疾病,妈妈就带着两个孩子前来求医。颠末中医体系性治疗,兄妹俩已经能走出属于本身的小小步调。

  “刚来的时间,女儿的大脑认知有停滞,险些听不懂别人语言,走路也特殊不稳。哥哥则无法站立,常常跌倒,均衡本领很差。我们担当中医治疗后,第一个疗程连续了90天,完成两个疗程后,我就显着看到孩子们在均衡、行走和认知、明白本领上的进步。如今,我们已经开始了第三个疗程。”小兄妹的妈妈说。

  “针对兄妹俩的环境,中央接纳了针刺、艾灸、推拿、理疗、病愈练习等疗法,缓解了肌肉痉挛和足内翻。下一步的治疗重点是改善阿克拉姆的步态,改正非常的走路姿势,资助他更好回归学校、融入正常生存。对于妹妹劳珊的认知停滞,接下来可以继承用头针治疗。取穴不在多,肯定要精……”西安中医脑病医院党委书记、院长宋虎杰与萨雅和艾琳讨论接下来的治疗方案。

  像阿克拉姆与劳珊一样的患者另有很多。中哈传统医学中央2023年5月10日开诊,至2025年8月中旬,累计服务患者4.6万余人次。逐日均匀接诊量凌驾200人次。现在,中央接诊的患者中约80%来自哈萨克斯坦当地或周边国家,同时也为在哈华侨华人、中资企业员工提供中医药服务。

  “针灸等中医相宜技能每每能起到立竿见影的结果,越来越多本地大众开始信托中医。”宋虎杰说。他提到一位因脑外伤导致偏瘫失语的年轻患者,在颠末一个月的中医体系治疗后,已能重新行走和语言。“眷属在病友群中自觉分享,又吸引了更多人慕名而来。”

  宋虎杰先容,中央诊疗覆盖颈肩腰腿痛等慢性疼痛、各类常见病与多发病,以及部门稀有病与疑难病,并相应配备了多专业方向的医护职员团队。同时,中央发挥上风,针对脑瘫、孤独症、智力低劣等特别儿童,从中国选派了专攻儿童病愈的中医医师提供诊疗服务。中央还聚焦中医脑病范畴,开展中风、脑出血、脑梗塞、脑损伤等神经体系疾病的诊治,从而为更多脑病患者提供了体系治疗的大概。

  萨雅说,治疗过程中,阿克拉姆非常喜好听她讲中国的故事,也常看她手机中存有的中国照片。在与中方大夫的一样平常互动中,他徐徐学会了一些中文,不但可以或许用中文数数,还会说一些简朴的句子。

  “以后的治疗,有没有信心?”大夫们问阿克拉姆。

  阿克拉姆认真所在了颔首。

  “谢谢,中国。”停顿半晌后,孩子忽然用中文说。

  诊室里,各人都暴露了笑脸。

  中医文化更多走进百姓家

  走进中哈传统医学中央的培训课堂,一幅萨雅手绘的“五行—五脏”关系表示图摆在讲台前。“这是中央开展培训运动时用的讲授课件。”萨雅说,“借助直观的图示,当地大夫与医门生更轻易明白抽象的‘气’和五行。”

  宋虎杰先容,中央面向本地传统医学从业者、西医大夫及中医爱好者,连续开展“岐黄丝路”培训项目,至今已举行9期。“通过体系培训,我们造就出一批具备正当执业资质的‘洋中医’。他们自己拥有患者群和医学配景,现在正渐渐成为中医药的爱好者、应用者、实践者和推广者。”

  据先容,培训分为低级和进阶两个阶段,低级班在哈萨克斯坦当地完成,面向初学者教授中医底子知识;已有肯定履历和专业本领的医护,则可前去中国,在西安中医脑病医院担当进一步的培训。“上午学理论,下战书进病房学习实战,这种模式很受接待。”

  近段时间,中哈传统医学中央还与哈萨克斯坦国立儿童医院团结举行培训班,为来自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国的病愈医师和治疗师提供中医相宜技能培训。中央还与纳扎尔巴耶夫大学、阿斯塔纳医科大学等着名机构互助,共同开展中医药培训、康健讲座及科研项目。

  “颠末近几年的交换,哈萨克斯坦国立儿童医院正式建立了中医科,这意味着中医正渐渐进入本地主流医学体系。”宋虎杰说。

  为更好满意当地患者的就诊需求,本年5月,中哈传统医学中央刚刚迁至新址。西安中医脑病医院国际部主任王辉表现:“原园地300多平方米,已难以应对日益增长的患者流量。新址选址更靠近市中央,交通便利、功能更加美满,可以或许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现在,中央正在引进更多诊疗及病愈装备。下一步,中央还筹划发力中医药制剂,根据当地多发病和患者需求,针对性开展中药方剂的研发与设置工作。

  “中国和哈萨克斯坦山川相连、民气相通,传统医学交换有精良的底子和远景。”宋虎杰表现,随着病患之间的口口相传、“洋中医”们的自觉推广,加上定期的培训与义诊,中医在哈萨克斯坦的认知度和承认度连续提拔。“中医正因独特魅力,走入更多哈萨克斯坦百姓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5

主题

12

回帖

110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