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活”了——科技让传统文化与年轻人热情相拥

[复制链接]
查看302 | 回复0 | 2025-9-25 21:01: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dHLz31lokia8cAaK.jpg

“博物汉字”展区,观众正在阅读打卡。

步入展厅,一个名为“我们的经典”的沉醉式神话研学一体化运动空间,被门生们围得水泄不通:AR(加强实际)技能让《山海经》中的神兽从书页“跃”出;VR(假造实际)装备带观众“穿越”《山海经》中的奇山异水;巨大棋盘旁,孩子化身“古籍探险家”互助闯关,更有MR(混淆实际)互动,让孩子“变身”孙悟空对决“妖怪”。

这不是科幻场景,而是8月29日在河南郑州举行的第十五届中国国际数字出书展览会(以下简称“数博会”)上,传统文化借数字科技“活”起来的真实写照。

数博会上,600多家中外企业在3.3万平方米的展区,会合展示了数字出书范畴的新结果、新技能、新趋势。本届数博会共吸引10万余人次出场观光,此中专业观众到达1.5万人次,单日观展高峰凌驾3万人次。本届数博会的一大特色便是人工智能企业与传统出书社“联手”,让更多册本“活起来”。

n9X0P8wqQdzlBEc9.jpg

8月30日,数博会展厅,多名孩童在MR互动屏幕前玩耍。

“扫描AR一体书,点击就可以听到模仿啼声和解说。”中州古籍出书社副社长管嵩松拿起《山海经:中国神兽图鉴》先容。她以为,传统文化不缺魅力,缺的是与年轻人的毗连方式,出书社将传统文化“活化”,目标是让孩子们回归阅读,相识中国故事。

来自英国苏帕杜科技公司的首席贸易和运营官莎拉・阿巴斯诺特在体验过运动后感慨道:“我至心盼望全天下的孩子都能看到我刚才看到的这些,体验这种奥妙的感觉。”她说,通过VR技能,书里的神鸟帝江仿佛飞了出来;书中的兵士们从书页上“走”下来。她想把这些儿童图书带回英国,让西方出书界人士也相识到亚洲比年来在儿童图书出书范畴的发展环境。

8月29日恰逢七夕节,在数博会浙江展区,8名观众围坐一圈,每个人都戴着假造实际装备,用手在空中“触摸”,在虚实交互体验中向“织女”学习育蚕缫丝。

混淆实际体验的情势吸引了不少小朋侪,河南省新乡市封丘县东关小学门生刘洋旭竣事体验后仍用手比画着,意犹未尽地说:“感觉缫丝那一关特殊难,稍不留意就飞了(挑衅失败)。”在他看来,虚实交互体验可以或许将书籍中平面化的知识立体化,带来“身临其境”的感觉。

mAUUlOY4X5S04X6E.jpg

8月29日,数博会浙江展区,8名观众围坐一圈到场MR数字美育系列体验。

这是浙江大学出书社与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典藏馆跨媒体艺术工作室互助带来的国家级庞大文化工程“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数字拓展新作,即“丹青纪岁时——中国古画里的传统节日”MR数字美育系列体验,首发七夕节体验重要将收录于《宋画全集》的《乞巧图》和收录于《元画全集》的《摹楼璹蚕织图》,在假造天下数字“活”化,并创造性地联合牛郎织女的传说和古代七夕乞巧的节俗,引入故事化的沉醉交互叙事方式,将育蚕缫丝等非遗知识融入体验之中。

“我们盼望以更加生动直观、能触及今世民气的方式,将古画举行数字化创作。”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典藏馆跨媒体艺术工作室负责人楼晓说,这也是传统出书与数字科技、数字美育的生动联合,由出书社提供出书结果,工作室举行内容研发、数字转化、应用落地等操纵,而在转化过程中浙江大学老师也会为他们提供专业学术引导。

汉字IP“博物汉字”拥有300万粉丝,将甲骨文与AI技能的联合“玩出了花”。走入“博物汉字”展区可以看到,屏幕上各种拟人形态的甲骨文,蹦跳着演绎《西游记》《水浒传》等名著,书架上摆放着以甲骨文为“主角”的漫画和周边产物,吸引了不少年轻人的留意。

“博物汉字”IP运营负责人黄丽洁观察到,很多人听到甲骨文的第一反应是“高深莫测”“生疏”。为了让甲骨文“出圈”,她想了许多办法,实验用“心情包”等故意思的情势吸引观众留意,创建起他们相识甲骨文的“前言桥梁”。

在运营账号的过程中,黄丽洁发现,关注账号的大部门是小朋侪和大门生,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门生以为这种学习甲骨文的方式生动风趣,老师也会将他们制作的甲骨文动画作为上课课本。

“制胜法宝是接地气。”谈到做好账号的心得,黄丽洁表现本身也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做科普”,会只管选择一些甲骨文中简朴易懂的笔墨。

cQ650z3qbPBAtb55.jpg

扫描《山海经:中国神兽图鉴》可出现神兽图。本组图片由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瑞璇拍摄

数博会开幕当天,中国出书协会全民阅读工作委员会主任聂震宁前来观展,他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21世纪之初,电商与传统出书业属于上卑鄙关系,由于传统出书业没有赶早参与电商,其营销受到打击。在聂震宁看来,数字出书业与传统出书业不应该走“两条道”,可以更好地联合。他观察到,如今很多传统出书社都在寻求与数字出书企业互助,推出融合AI技能的出书作品。

在数博会主论坛现场,闻名作家、河南省文联主席刘震云表现,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诸多因素里,科技的气力永久无法被忽视。作为一名作家,刘震云深切感受到数字阅读与出书带来的改变。已往,作者与读者的交换依靠信件,周期漫长;现在,数字平台上的即时留言让交换“像水流一样敏捷”。

刘震云的作品被翻译成30多种笔墨,差别民族的读者会对同一人物、情节提出迥异的见解。“这些差别的见解对于这本书已经没有效了,但是对于你下一本书照旧有启示、有利益的。”刘震云说。

【责任编辑:原春琳,邱晨辉,梁国胜,王国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1

主题

12

回帖

165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