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病的方法多种多样,中药是中医治病的基本手段之一。关于中药,自古以来就有一些民间传说,流传最广的是神农尝百草的故事。
中华民族自称“炎黄子孙”,其中的“炎”指的就是炎帝神农。相传炎帝是神仙下凡,天生具有神力,长着人头牛身的模样,住在潮湿炎热的南方。
炎帝教会了大家耕作土地、种植粮食,让人们过上了耕作的生活,所以大家便尊称炎帝为“神农”。从那以后,人们的生活就稳定了。神农天生就是个“水晶肚”,内脏全是透明的,五脏六腑都能看得见,还看得到吃进去的东西。南方的气候炎热潮湿,使得瘟疫横行、疾病肆虐。一到疫症爆发之时,很多人都会病倒在地,看到一些身体虚弱的人痛苦地死去。大家却束手无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亲人离去。
神农目睹了这一切,心中十分焦虑。他知道,地上生长的许多花草是治病救命的良药,但人们却不会使用,一些药物毒性极大,稍有不慎会使人丢掉性命。为了拯救苍生,神农决定以身试药。
天帝警告神农不可轻易试药,有的草药剧毒,就是神仙都会丢掉性命。神农诚恳地对天帝说:“黎民百姓深受疾病的困扰,我怎么能忍心不救呢?”天帝被神农感动了,赐给他一条神鞭。虽然这条神鞭看起来很普通,但却可以用来识别药性。各种草木经过神鞭的触碰都会呈现出不同的颜色,神农据此便可知各种草木的药性:蓝色的是寒性草,橘色的是热性草,红色的则是毒草。借助鞭的神力,神农很快找到了一些治疗疾病的草药,解除了人们很多的病痛。世间很快又重现了勃勃生机。
神农本该返回天庭,接受天帝的封赏,但他却毅然留了下来,他要为人们辨别更多可以用来治病的草药,以治疗那些还不能治疗的疾病。为了更好地了解各种草木的药性,他一定要亲口品尝。神农每天从山上采回来各种草药,经过品尝后,再依据自己身体的反应将药性记下。
在尝药的过程中,神农随时都会面临着中毒的危险。他常常吃剧毒药物,因药性发作而被折磨得死去活来。最多时,在一天中他中毒七十次,虽然每次中毒都令神农极其痛苦,但是他尝遍天下草药的决心并没改变。
一年又一年,神农留在人间尝药已有三个年头了。有一天,神农在山上采药时看到一种草,这种草生长在陡峭的悬崖上。神农运起神力攀上悬崖,将它采了下来。他仔细的观察这种草:它的茎部生出几个小枝,每个小枝上都有一片薄薄的叶子,叶边呈锯齿形,叶脉清晰而密集,酷似人的经脉。神农取下一片叶子放入口里,慢慢咀嚼起来。草的味道极苦,神农忍了忍,还是把它吞咽了下去。刚吃下去,他就感觉腹中剧痛,如同针刺一般,身体抽成了一团。神农意识到这种草毒性极强,应该就是天帝所说的那种能要神仙性命的毒草,已知必死无疑。他用尽全身所有的力气在地上写道:此草剧毒,服后毙命,名为“断肠草”。
从以上的故事来看,神农是发现与使用中药的祖先,发现中药的主要方法是品尝。明朝时,著名的医学家李时珍编撰了《本草纲目》,他的方法也是品尝药物,找出药物的药性后将其记载到书中。
而在我初期在跟随爷爷行医的过程中,爷爷也是经常令我品尝药物,体会药性。日积月累,渐渐的我掌握了很多药物的特性。普遍的来讲,味甜为补,味酸为聚,味苦为泻,味辣活血,药力的强弱则看体内的反应及用量的多少。但是自从向李一针学习了观经络与穴位的方法后,我的品药之功又进入了新的境界。
一天下午,我做完午时功后,睁开双眼,看见房内各种药物,倍感亲切,信手捻起一撮红花,品了起来。这时,我养的一只小花猫顶开房门找我玩耍,突然向我扑了过来,我一着急,坏了,一些没有咽下去的红花呛进了喉管,经过一阵猛咳,总算将呛进的红花咳了出来,但咽喉却极其难受,我定了定神,将淘气的小猫赶出了房间,静坐调息,以内气滋养喉部,很快进入了功态。过不多时,身体发热,并看见了体内一条条的经络与穴位,尤其是心经与肝经极其明亮,我有些诧异,因为以前从来没有出现过这样的现象,我沉思了片刻,冥冥中感觉到与我吃的那些红花有关,再联想一下,红花的药性就是行心经与肝经。为了验证这一现象,我又将一块人参吃了进去,再继续进入功态体验。果然,片刻之后,我的肺经与脾经也亮了起来。太神奇了!难道这就是所谓的药物归经吗?于是,我又将几味烈性药物轮番吃进腹中体验,所对应的经络确实又都亮了起来。原来药物的归经特性就是前人这样总结出来的!接连几天,我都沉浸在品药归经的乐趣之中。在这期间,我不仅品单味药,而且还将两味以上的药物合在一起品尝,发现两味以上的药物同走一条经络时,那条经络更加明亮,而当品尝的药物药性为寒凉时,这条经络所属的器脏就会出现清凉的感觉;当品尝的药物药性为温热时,这条经络所属的器脏就会出现暖暖的感觉。我又将整付验方(前人传下来的经验之方)的药物各取一小部分品尝,体会经络与相关器脏的反应,寻找它内在的奥妙之处。渐渐的,我感受到了药物升降沉浮的特性,理解了药物配伍的重要性。
久而久之,我不仅品尝药物,而且还吸闻药的气味,直到后来只是闻到一副药的药气,就可以推断出对某种疾病的治疗程度。自那以后,我下药的效果出奇地好,人们都说我用药如神,有人称我为“神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