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本文前,请思考以下问题: 前人为什么在爻辞解读问题上集体翻车? 对于小过卦而言,五爻与六爻的共同目标是什么? 是什么力量促使了从五爻到六爻的转换? 当下时空,东八时区2025年7月18日,5点00分,坐标广东深圳,太阳运行到回归黄道巨蟹座25°31′,按照每爻跨度0°56′15″计算,属于巨蟹座24°56′15″—26°22′30″区间,对应于《易经》小过卦六爻,其卦理为小心翼翼(稳步前进),其爻理为“旅之小过,节而中孚”,其意识阶段为理想主义,其原则立场为维系希望(考验良知)。 上六:弗遇过之,飞鸟离之。凶,是谓灾眚。 ①离:本义疑即捕获,在古籍中多用作鸟名,即黄鹂。又音近通“罹”“蓠”“丽”“摛”等字。又表示分开,引申为逃脱、避开等。上博简、帛书均作“罗”。按:“离”和“罗”存在逃脱和落网两种歧义。②谓:本义为告诉。引申义:报、告、说、谈。 先看前人的解读,①《周易注》王弼:上六居卦极而亢进,如飞鸟钻入罗网,过极则反招天灾人祸(灾眚),凸显“过极必反”的必然性。②《程氏易传》程颐:以“飞鸟离之”喻小人放肆僭越(如安禄山叛唐),终致灭身之祸,强调“宜下不宜上”的终极警示。③《周易本义》朱熹:“弗遇过之”指刚愎自用、不纳谏言,终如飞鸟投罗般陷入绝境,主张“知止不殆”的处世智慧。 客观来讲,前人在爻辞解读上属于集体性失败,因为没有搞清楚爻辞撰写的内在逻辑,多从刚柔、居正、得位等解读,并没有抓住关键要害,导致千年谬误一脉相承、绵延不绝,戕害了无数读书人。《易经》的每句爻辞是对于爻理的举证,而爻理则表达了四个重卦共同运作的内在逻辑,解读这句爻辞的关键是六爻的变卦“旅”,其含义为专注与追求,以及其错卦“节”,其含义为建立节制,同时六爻能够看清五爻的局限,所以转变其原则立场,即从理想主义的角度去应对。 译文:在小心翼翼与稳步前进时,希望能够专注目标与追求成功,例如不能再给过失以机会了,已经无法挽回,就好像飞鸟一样难逃网罟。从建立节制与树立典范的角度,例如这就是凶险的典范啊,这就是灾难啊。 解读:首先,六爻为了避免过失与稳步前进,其动机为“旅”,说明当前存在无法保障成功的情况,如果往前追溯其原因,则是因为五爻用射猎的方法捕捉飞鸟,未必能够成功捕获;如果能够从良知出发,做到专注目标,更有利于实现小心翼翼(稳步前进)的目标。这句爻辞用捕捉飞鸟作比喻,有两种解读:(1)从正面的角度来讲,如果六爻足够专注,爻辞“弗遇”表示不再给过失以机会,“过之”表示飞鸟逃跑的机会已经错过了。“离之”表示飞鸟被网捉住了;(2)从相反的角度来讲,如果六爻不够专注,爻辞“弗遇”表示没有遇到,“过之”表示错过了抓住飞鸟的机会,“离之”表示飞鸟逃离了抓捕。 其次,从理想主义的角度,六爻的手段为“节”,即需要为飞鸟建立节制,这句爻辞同样有两种解读:(1)从正面的角度来讲,如果六爻的节制很完美,飞鸟落网,自然结果凶险;(2)从相反的角度来讲,如果六爻的节制不够完美,让鸟飞走了,同样意味着凶险。与此同时,六爻在捕捉飞鸟时保持节制,而飞鸟如果不能提高警惕,其生命将面临威胁,这时候就需要初爻振奋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