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兰州8月5日电(记者梁军)夏意正浓,在甘肃省一些都会的繁华商圈或陌头巷尾,“中医夜市”寂静走红。当滚滚烟火气遇上阵阵草药香,人们成群结队或两两结伴,趁着夜间冷风习习,做艾灸、尝药膳、买文创,探求属于本身的养生方式。 在兰州市举世中央贸易区,不少市民列队体验针灸、推拿、拔罐等中医特色疗法。“白天工作忙,没时间调治身材,晚上逛街趁便做个艾灸,感觉很放松。”市民王密斯说。 艾灸的温煦穿透肌理,三伏贴的药香顺应时节,一些“中医夜市”还趁着酷暑免费派送“甘草绿豆汤”,将养生聪明化作舌尖上的清冷。不少古籍中纪录的中医聪明,变得可知可感。 甘肃是中医药文化发祥地之一,也是我国中药材主产区。本年6月起,甘肃省开展“百市千县”中医药文化惠民运动,“中医夜市”是此中一项运动。 在庆阳市合水县,中药材展示区的道地药材依次陈列,或切片入药,或整株呈展,携山野清气与炮制匠心,冷静报告“药食同源”的古老医道。中医医生不时拿起道地药材标本,详解生长特性与药用代价。 “中医夜市”吸引了不少年轻人驻足。生肌膏、驱蚊香包等中医药文创产物备受青睐。市民在挑选茶饮时,医务职员同步解说“夏日祛湿”“秋燥润肺”的中医知识,让顺应时节的养生理念广为人知。 “90后”消耗者梁琢说,年轻一代有个性化的消耗观,即冲即饮的便携茶包更加贴合年轻人的生存需求。 兰州市中医医院院长陆润兰说,“中医夜市”的走红反映出人们康健理念、消耗风俗等方面出现新变革。本次中医药文化惠民运动,联合了三伏天这一节点,为广大群众预备了丰富多样的中医药文化体验,积极让中医药从“文籍”走进大众生存。
【责任编辑:刘维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