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暖还寒“雨水”来 调脾疏肝御寒湿

[复制链接]
查看849 | 回复0 | 2025-3-6 20:04: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华社北京2月17日电(记者田晓航)18日将迎来春季的第二个节气“雨水”,这标记着气温回升、冰雪溶解、降水增多。中医专家提示,这一时期气候乍暖还寒,天气特点以“寒湿”为主,对人体康健尤其是消化功能影响显着,人们宜通过饮食调脾、起居护阳、活动疏肝抵抗寒湿邪气,防备季候性疾病。

IKDjPB6a1QsbDoJJ.jpg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综合内科副主任医师张艳虹先容,中医以为,寒湿之气易困脾脏,导致人体脾胃运化功能削弱,出现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等症状;且春主肝气,肝气过旺易克脾土,进一步加重消化体系负担。因此,雨水时节多见“风寒湿邪外袭”导致的感冒、咳嗽、鼻炎等外感病;“寒湿滞留关节”易致关节疾病复发;肝气若疏泄失常易发郁结,可体现为感情颠簸、烦闷、烦躁乃至失眠。

  “雨水节气是春季阳气升发的关键期。”张艳虹说,饮食留意“少酸宜甘、健脾祛湿”,宜多吃山药、红枣、蜂蜜等甘味食品,少吃山楂等酸味食品以免助肝克脾,只管制止进食生冷、油腻、辛辣食品或羊肉等过于温补的食品以防加重湿邪。

  起居则要留意“春捂护阳,避湿防寒”。张艳虹提示,穿衣宜“上薄下厚”,掩护头部、颈项、腰腹和下肢,制止寒从脚起;对峙早睡早起,制止熬夜耗伤肝血;保持居室干燥透风,制止湿气滞留。别的,活动宜以“微汗”为度,制止剧烈活动耗气伤阴,可选择散步、太极拳、八段锦等舒缓活动。

  怎样使用中医药相宜技能应对这一时节常见康健题目?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综合内科主治医师赵俊男说,按摩足三里穴有助于健脾祛湿、补气养血,按摩中脘穴可调治脾胃、促进消化,艾灸关元穴可以或许温阳散寒、健脾益胃。每晚睡前还可用艾叶、生姜、花椒等药材煮水泡脚15至20分钟,资助促进血液循环、散寒祛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