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问丨周锦:传统服饰再掀高潮,东西方怎样互鉴? ...

[复制链接]
查看772 | 回复0 | 2025-3-21 18:16: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新社济南3月7日电 题:传统服饰再掀高潮,东西方怎样互鉴?

  ——专访山东省服装计划协会会长周锦

  作者 王采怡 李欣 赵晓

W9zfQqHY3ZRO9Y3j.jpg

  中国素有“衣冠古国”“礼节之邦”之称,服饰文化源远流长,中国传统服饰也在天下时尚舞台上创造新的潮水。

  在屹立时尚潮头的意大利、法国,具有东方色彩的传统服饰也长期弥新。东西方传统服饰有怎样的发展汗青?在新期间又怎样互鉴,生发出新的火花?克日,山东省服装计划协会会长周锦在担当中新社“东西问”专访时作出解答。

  现将访谈实录择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东西方传统服饰各自履历了怎样的发展进程?

  周锦:东西方服饰的演变与各自的文化发展精密相连。

  中国的服饰文化源远流长,有数千年的汗青。漫长的汗青中,中国的服饰形制与传统文化精密相连,此中最为焦点的是礼文化与祭奠文化,吉、凶、军、宾、嘉五礼都有对应的服装形制。除祭奠服装外,朝服、便服等也都有讲求,从皇家到百姓,人们都会按时令穿衣。

  因此,东方服饰表现了“天地人合一”的哲学头脑。此中,金、木、水、火、土五行对应着白、青、黑、赤、黄五色,而服饰的形制则与四序轮转、十二地支精密相连,表现了人与天然调和共生。在肯定时间内,人们所崇尚的某一项事物被称为时尚,中国服饰与时偕行,也解释了“时尚”一词。

  周朝时期的《尚书》《周礼》《左传》等文籍中有关于服饰文化的纪录。秦同一六国后,确定了服装形制,汉代传承并发展,唐代大气,宋代简约唯美,元代布满民族特色,明代壮丽,清代则继续《周礼》并融入“立刻民族”的特色。进入民国,上海改良旗袍吸取外洋丝织服装的履历成为潮水。现在,出现出华服、新中式、汉服等“多元并盛”的趋势。

  唐代经学家孔颖达云:“中国有礼节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中国人用服饰的色彩、形制去制礼作乐,到场国家管理,也使服饰成为“美丽中华”的一个构成部门。

h4Va2v8sieEVkzxX.jpg
2024年7月10日,山东曲阜,周锦(右二)和外宾们身着中国传统服饰马面裙出席第十届尼山天下文明论坛开幕式。中新社记者 梁犇 摄

  西方服饰发展则深受“以人为本”观念影响,恭敬个体代价、寻求个性表达,服饰贴合人体线条,注意显现人体美与个性美。其发展大抵分为四个阶段:古希腊时期、古罗马时期、文艺复兴时期以及19世纪以来的女性解放时期。

  古希腊期间可追溯至公元前2000年,至今已有约4000年的汗青。其时男女服饰均以袍为主,这些袍常用玻璃或石头钉缀的珠子作为装饰,并别于右肩。进入古罗马期间(包罗拜占庭时期),受中国丝绸和刺绣的影响,服饰依然以袍为主,但融入了中国刺绣作为粉饰。

  文艺复兴期间(14世纪至17世纪),欧洲盛行舞会服装,特点为收腰与大裙摆,一度盛行高高翘起的后臀计划,雷同鸡尾裙。此时期的服装对女性造成了肯定束缚,尤其是收腰计划。白天的服装通常拘谨严实,而舞会服装则寻求裸露与展示。

  18世纪后,女性服饰进入洛可可期间,以花边和刺绣为代表。第一次天下大战后,香奈儿和迪奥等品牌的出现,将女性从束缚中摆脱出来,如香奈儿的轻松裤装,显现了女性的自由与旷达。

  中新社记者:中国传统服饰在当今社会再度崛起,背后有哪些推动因素?

  周锦:20年前,汉服的复兴意味着中国文化的回归,而当今汉服的崛起,特殊是马面裙的崛起,是中国人文化自大的表达,同时也是人们对传统服饰美学的致敬。

  在我看来,华服崛起重要有三点缘故原由。第一,文化崛起动员民族自大,这在近10年表现得尤其显着。比年来,国家提倡传统文化的复兴,学习传统文化日益受到器重。正是陪同着传统文化的崛起,人们开始意识到,中国人有本身独特的时尚计划体系。

  汉服再次鼓起,并非让我们回归古人的期间,而是将古人所利用的色彩体系、服装形制等传统审美,与当代美学相联合,并在新期间中吸纳外来时尚文化,举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第二,年轻人特殊是中国留门生、外洋华侨华人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年轻一代穿华服,从最初的模拟渐渐深化为热爱,这一变化直接催生了华服的复兴与新中式风格的崛起。

  第三,生存方式的变化,使得越来越多的“00后”“90后”开始对香道、花道、茶道感爱好。走进年轻人开办的茶社,你会发现他们既对茶具种类、饮茶风俗非常相识,又能把西式咖啡和中式茶饮举行融合创新。同样,他们也喜好汉服壮丽的色彩,向往康健优美的生存。

  归根结底,文化能带给人们心灵的安宁。

WtUVPH6bbV3iN6vN.jpg
来自山东潍坊的郑晓慧身穿马面裙在意大利米兰陌头演奏二胡。(郑晓慧供图)

  中新社记者:东西方传统服饰在环球化配景下怎样交换互鉴?

  周锦:在我们身边,东西方传统服饰间的交换无处不在。迪奥把马面裙作为主打的高定款,爱马仕在云贵地域网络绣片,这是中国传统服饰对西方高奢品牌的影响。固然,如今盛行的小香风、西装、蕾丝花边等服装风格则是从欧洲传播过来的。

  以日本为例,日本自古受中国文化的熏陶,不但相沿中国的干支纪年法,还鉴戒中国的色彩理论与服饰体系。其服饰文化滥觞于中国的唐代服饰,颠末日本本土化的改良与创新,中国唐代服饰的形制美学与色彩体系在日本得到较完备的保存,而中国精深的面料织造与染色技能也被日本珍视传承。

  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本地当局的扶持下,日本计划师迈向国际时尚舞台,70年代初,开始输出日本计划,到场诸如米兰时装周、法国时装周、伦敦时装周及纽约时装周等国际顶级时尚盛事。只管遭遇不少困难,但颠末恒久的国际交换,日本渐渐孕育出独特的侘寂文化。尤其在色彩运用上,日本在承袭中国五色体系的底子上,融入本土特色,形成淡雅清新、明快调和的色彩风格。这种色彩风格不但与日本社会提倡的“微笑活动”精力相契合,更与日本儿童自幼担当国学教诲有肯定渊源。

  鉴于此,各国在推动服饰文化走向天下、开展对外文明交换的过程中,应着力构建具有本国特色的色彩与时尚体系,对传统文化举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而非仅仅范围于对古老服饰形制的简朴复制。唯有不停创新,东西方传统服饰文化方能在环球化海潮中更精密地交换互鉴。

moQ97cHHc9cce9a5.jpg
周锦计划的衣线绣马面裙。(受访者供图)

  中新社记者:当下,怎样更好地传承和创新传统服饰文化?

  周锦:传承创新传统服饰,要格外器重年轻人的气力,尤其是年轻的汉服爱好者和服装计划师。

  相较于“80后”“70后”,“90后”“00后”年轻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已到达新高度。他们使用新媒体平台,积极到场汉服文化复兴,提拔中国传统服饰的影响力。

  这一趋势在2023年尤为显着,华服与新中式服装依附独特的文化韵味,敏捷成为时尚范畴的新核心。政策层面增强了对传统文化的器重,社会各界的专家学者构造服装计划大赛、推广非遗元素,共同推动这一主流趋势的发展。这些办法不但加深了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认知,还引发了他们对先人武艺的探索,进而形成对传统服饰色彩、纹样、面料的热爱。

  各国服装计划师应深入发掘传统文化秘闻,联合当代审雅观念与市场需求举行转化与发展,通过增强国际的交换与互助,丰富与提拔传统服饰的文化内在与审美代价,让传统服饰在环球化的大配景下显现出更加独特的魅力与活力。(完)

  受访者简介:

J8xfy6zbLebj2wel.jpg
周锦。受访者供图

  周锦,山东省服装计划协会会长,北京服装学院客座传授,中心戏剧学院客座传授,中国国际华服计划大赛总筹谋,太阳鸟团体总筹谋,意大利中华文化时尚学院院长,中国十佳时装计划师,中国纺织非遗推广大使,非遗衣线绣马面裙制作武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鲁锦财产高质量发展同盟财产中央主任,曹县汉服计划研究院院长。获意大利" Le Grandi Gugliedella Grande Milano "金顶奖,出书图书《中国古代服饰文献图解》《美丽罗裙——传世马面裙观赏图录》《美丽旗袍——传奇旗袍观赏图录》等。

【编辑:刘阳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6

主题

13

回帖

142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