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唐若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道德经》有言:“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月满则亏,水满则溢,这是亘古不变的天道规律。生活中,我们常被“追求完美”、“万事俱备”的执念所困,却不知正是这份对“圆满”的贪图,成了焦虑、失落与不顺遂的根源。
佛家讲“求不得”是人生八苦之一。过度执着于结果的圆满、过程的完美、拥有的齐全,往往适得其反,平添烦恼。那些真正活得通透顺遂的人,并非命运格外眷顾,而是深谙老祖宗的智慧:不贪图圆满,知足常乐,懂得惜福当下。
01不贪图圆满
生活中的你,是否也曾如此:精心策划的旅行,却因一场突如其来的小雨便觉得“毁了”,全程闷闷不乐;
工作中一个项目完成得近乎完美,却因一点微不足道的瑕疵耿耿于怀,忽略了整体的成功;
看着朋友圈里他人的光鲜亮丽,对比自己平淡的生活,顿生无限失落,觉得人生处处不如意…
的确,你似乎追求着更高的标准、更好的状态。
但同时,你也亲手为自己套上了名为“不圆满”的枷锁,让本该享受的快乐打了折扣,让触手可及的幸福悄然溜走。
知乎博主@清风分享过她心态转变的经历。
清风曾是典型的“完美主义者”。装修新房时,她事无巨细力求完美,一块瓷砖的微小色差、一个柜门把手的不绝对对称,都能让她焦虑失眠,反复折腾返工。整个装修过程心力交瘁,入住后也常盯着那一点点“不完美”处唉声叹气,新家的喜悦荡然无存。
直到她读到《菜根谭》中“知足者仙境,不知足者凡境”的句子,深受触动。她开始练习“不贪图圆满”,接受世间没有绝对的完美,放下对“十全十美”的执念。她学着欣赏现有布局的温馨舒适,包容那些微小的“不完美”,将它们视为家的独特印记。心态转变后,她突然发现自己的小家处处是温暖和美好,心境也随之豁然开朗,家庭氛围都变得轻松愉悦。她感慨:原来顺遂,不是事事完美,而是心能容下缺憾。
我们常误以为“圆满”是幸福的必要条件。殊不知,对“圆满”的贪求,本身就是最大的不圆满。天道运行,讲究阴阳平衡、盈亏有度,忌讳“满”的状态,因为“满”意味着转向亏缺的开始。人道亦然,过分追求“全”(事业、家庭、健康、财富样样顶尖),往往顾此失彼,心力交瘁。真正智慧的人,懂得“花未全开月未圆”才是人生最佳境界,留一份余地,存一份从容。
02学会知足常乐
《增广贤文》有言:“良田千顷,日食三餐;广厦万间,夜眠八尺。人最需要的是知足常乐,学会认清自身所需,珍惜已有所得。
我特别喜欢一句话:幸福不是得到你想要的,而是珍惜你所拥有的。
那些活得自在、顺遂的人,未必是拥有最多,但一定是懂得知足的人。他们深谙老祖宗的智慧:“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不知足,心永远在追逐下一个目标,永无宁日;懂知足,才能在平凡中发现珍贵,在拥有中感受富足。
苏轼一生宦海沉浮,屡遭贬谪,从繁华京都到蛮荒之地。若论人生“圆满”,他可谓失意。但他却能在黄州发明“东坡肉”,在惠州“日啖荔枝三百颗”,在儋州兴办学堂。
他的秘诀正是“知足常乐”与“珍惜当下”。他写道:“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这份对当下美好事物的敏锐感知和满足,让他超越了境遇的困顿,活出了千古风流。
03懂得惜福,珍惜
曾国藩在家书中告诫子弟:“福不可享尽,势不可使尽,便宜不可占尽,聪明不可用尽。”
这强调的便是“惜福”的智慧,珍惜当下的福分,感恩拥有,不挥霍透支。
主持人汪涵在娱乐圈以高情商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著称,生活却极为低调简朴。他不用智能手机,没有微信,拒绝了很多商业应酬和曝光机会。他曾在采访中说:“我觉得现在拥有的已经足够多了。
名声、地位、物质,都是‘福’。福气就像一缸水,用一点少一点,要省着点用,更要懂得往里面添水(积德修福)。” 他把省下来的时间和精力,用于读书、陪伴家人、钻研传统文化(珍惜当下,滋养心灵)。这种不追逐更多浮华、珍惜并善用现有福报的态度,让他避开了许多娱乐圈的是非纷扰,保持了内心的清净和事业的长久稳定,不可谓不顺遂。
一位智者曾说:惜衣惜食,非为惜财缘惜福;爱人爱物,方是爱己始爱生。
懂得惜福,珍惜当下”,意味着我们能够学会感恩拥有,对现有的健康、亲情、友情、工作机会等心怀感激,而不是视为理所当然。
其次学会用心体会,吃饭时品味食物的美味,陪伴家人时感受亲情的温暖,工作时体会创造的价值。
不挥霍透支,爱惜身体,节制欲望,合理使用资源,包括自己的时间、精力、金钱、情感等。
确保自己能够活在当下,不为过去懊悔,不为未来过度焦虑,专注于体验和创造此刻的美好。
当你能珍惜当下的每一份福缘,感恩生活的点滴馈赠,你的心境自然会平和满足,这份正能量也会吸引更多的顺遂与美好。
如何一生顺遂
有弟子问禅师:如何才能一生平安顺遂?
禅师答:心不贪圆满,故无求不得之苦;行常怀知足,故生自得之乐;念时时惜福,故感当下之足。不贪、知足、惜福,则顺遂自在其中矣。
如果你总是盯着那缺失的一角,抱怨生活不够圆满;如果欲望的沟壑永远填不满,看不见手中已握有的珍宝;如果对拥有的幸福习以为常,不懂珍惜呵护,那么即使身处福中,也难感知顺遂。
牢记这三重智慧:
第一,不贪图圆满;天道忌满,人道忌全,留白处自有生机。
第二,知足常乐;不羡人有,不笑人无,珍惜所有即是富足。
第三,懂得惜福,珍惜当下。*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感恩此刻就是福田。
当你将这三种心性融入生活,不再苛求虚幻的“圆满”,懂得知足的智慧,并时刻珍惜感恩当下拥有的一切,你的内心将充满平和与喜悦。你会发现,所谓的“顺遂人生”,并非没有风浪坎坷,而是在任何境遇下,都能拥有一颗安然自足、惜福感恩的心,从容走过四季,笑对人生百态。这,便是一生最大的福报与顺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