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

[复制链接]
查看855 | 回复0 | 2025-7-13 21:03: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春桃的《国医》讲了一个老中医一生的故事。


老中医的名字叫陈万举,是作者的公公,也是蚌埠本地著名的老中医。他从医70多年,活了96岁,可谓是活到老,学到老,看病到老。


他生在旧社会,历经民国、日伪息争放后的各个时期。从他的一生也能折射出中医近百年的汗青发展进程。


在西医引入国内之后,中医渐渐的消灭、被打压、靠边站,终极在邓铁涛等老中医的号令提倡下,中医才委曲有了容身之地。在非典、新冠等庞大疫情眼前,中医都发挥着它不可或缺的巨大作用。


岂论你是什么变异的病毒,它都能治,这是西医西药所不能相比的巨大上风,也是几千年来我们老祖宗克服各类瘟疫看家本事。


书中最让人触目惊心的履历就是陈万举在学徒期间用飞车治好了余八的夹肠疝,可谓是误打误撞,初生牛犊不怕虎。夹肠疝即肠子跑到阴囊里,使用牛车的颠簸反倒是把肠子颠回了原位。


抱病才去治,实在已经有些晚了,最好就是还没抱病大概病刚刚有个征兆小苗头的时间,就把它扼杀在摇篮里,如许不但人少受罪、费钱少,而且还能彻底根除,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关口前移,抓早抓小。


用中医的说法就是治未病,还没有抱病的时间,或是将近抱病的时间就赶紧去治去做相应的针对步伐,如许才气让人不抱病少抱病。所谓上医治未病就是这个原理。


但理论和实践有巨大的鸿沟,我们大多数人都是有病了挺不住了才去看才去医院的,现实许多已经错过了最佳治疗期。


陈万举在暮年退休之后,工作重点有两个,一个就是在治疗癌症方面取得了突破,别的一方面就是推广一些保健知识,引导人们通过平常的调养而到达身材康健的目标。


保持康健最紧张的是三个方面:精力、饮食和就寝。只要在三个方面好了,那人就会少抱病不抱病。


对于这些老中医们,整天看的都是寻常的病,想想确实有些浪费,应该更多的是让那些他们的徒子徒孙去练手。但人都是如许,看中医都想去找老一点的有履历的看,不想本身被练手。


对于他们这些老中医来说,应该更多的去研讨一些疑难杂症,像医学界还没有突破的庞大疾病,好比癌症。


陈万举由于半子女儿相继得了癌症,萌发了他对癌症的研究和探索,取得了很大的突破。有个肝癌晚期的病人,在他的治疗下,末了靠喝猫眼草水又活了七八年。


他从大天然的角度,使用春分前后半个月的时间会合用药,把癌细胞扼杀在萌发状态。


医者仁心,仁心仁术。讲的都是作为大夫要有一颗仁心,救死扶伤,不计本钱。正由于有这份仁心,本身才气够活得久,有更多的时间为患者服务,所谓仁者寿就是这个原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0

主题

8

回帖

92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