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MPA指南的逐步优化和更新,也为扩大AI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奠定了基础。2019年,NMPA启动了人工智能医疗器械创新合作平台(aimd.org.cn),在基于算法成熟度和预期用途的评估框架下,发布详细的基本技术要求,从而加快法规实施,该措施使目前我国批准的59种AI器械全部被列为第三类(高风险)。
与此同时,美国FDA发布的“将基于AI和机器学习的软件作为医疗器械行动计划”采用了风险分级框架,优先考虑迭代的上市后更新,而不是严格的上市前技术要求,并且美国FDA批准的大多数AI器械被归类为第二类(中风险)。欧盟将风险分级(《医疗器械法规》)与以伦理为重点的符合性评估(《欧盟AI法案》)相结合,强调透明度、减少偏倚和人工监督。
尽管三个地区都在寻求风险与疗效之间的平衡,但中国模式优先考虑上市前技术控制,美国侧重于适应性学习系统的上市后评估,而欧盟则在强调安全性的同时强调伦理严格性。2024年11月,中国国家医疗保障局发布了首个针对AI辅助放射科医疗服务的价格政策,将AI定位为在不增加患者成本的前提下提高质量和效率的工具。这些里程碑标志着为医学AI应用建立生态系统的关键步骤。
中国在算力、数据共享、AI基础模型开发、医学AI法规等方面也取得稳步进展,这些都是医学AI发展的重要因素。截至2023年,中国在全球智能算力方面排名第二,仅次于美国,这反映了中国在基础设施和能力建设方面的发展。中国的DeepSeek-Rl是AI创新的典范,其推理能力与美国领先的专有模型(如GPT o1、Claude-Sonnet)相当,同时兼具成本效益和开源透明度。其本地化部署和集成有望加速医疗、产业和政府部门的智能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