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三伏天,是一年中阳气最旺、湿气最重的时节,也是调治体质的“黄金窗口”。不少人风俗贴敷“三伏贴”,或是通过活动排汗到达“冬病夏治”的目标。不外,全部人都得当贴三伏贴吗?三伏天养生,有哪些必要留意呢? 发起每次贴敷“三伏贴”隔断10天
专家先容,本年“三伏贴”的贴敷时间是7月20日到8月18日。最佳时间窗口为每伏的前三天内任选一天,举行贴敷,最好每次贴敷隔断10天。一样平常成人贴敷6—8小时,以皮肤感觉耐受为度。2岁以下儿童以及孕妇不发起利用三伏贴。不外,对于两岁以上,体质差、易感冒、患有鼻炎、咽炎的儿童来说,得当贴三伏贴,有利于身材康健。 有发热流涕等症状儿童需停息贴敷 不外,专家也提示,儿童贴敷“三伏贴”需留意以下事项。
起首,贴敷后局部有痒、热、微痛感觉,乃至少数病人局部出现小水泡,均属正常征象。但如有严峻水泡时,应实时到医院皮肤科就诊。对于患有严峻湿疹、打仗性皮炎等皮肤疾患或皮肤有破坏及对贴敷药物过敏者不宜。别的,2岁以下婴幼儿皮肤娇嫩,不宜贴敷。如出现发热、流涕、咳嗽等症状的患儿也应停息贴敷。
“夏练三伏”需避开10—16点高温时段 俗话说“冬练三九、夏练三伏”。高温使得人体底子代谢率随之升高,不少人盼望借此到达快速减脂减重的目标。不外专家提示,夏日户外活动是把“双刃剑”,需留意以下事项。 起首,10点至16点的时段,暑气正盛、紫外线强,应制止户外运动。发起在清早5时至7时或薄暮18时后举行活动。
其次,活动中要留意实时增补水分和电解质,发起每隔15~20分钟补水100-150mL,不要比及口渴了再喝水,口渴感是身材已经出现轻度脱水的信号。 发起多食用冬瓜薏米等除湿食品 饮食方面,三伏天发起各人多食用冬瓜、黄瓜、薏米、红豆等自然除湿的食品,或是羊肉、鸭肉等祛寒、消水肿的肉类。 在山西高平,本地有在三伏天将生姜切片或榨汁,再和红糖搅拌后食用的习俗。这种食品被称为“伏姜”,也可有用驱除体内的冷气。在云南保山,本地风俗于将一张张带着露水的荷叶采下,再把整只鸡放入荷叶中蒸制,清香化解了油腻,在三伏天来上一口,非常滋补。湖北洪湖的人们则将饱满丰腴的莲子,研究出不少吃法,视为夏季里的解暑良品。 泉源: 央视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