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撞上三伏天,浙江江苏热到发霉还得扛暴雨,这波湿热暴击让人衣服晒不干、空调吹到头疼、胃口全无,谁懂啊?
厨房角落里那袋皱巴巴的乌梅忽然变香了,古人盖章的祛湿神器这次怕是要封神。
暴雨区霉菌指数爆表,江浙沪晒不干的内裤都能长蘑菇了。
卫健委刚发过汛期防病关照,重点提示饮用水安全和肠道疾病防控。
乌梅提取物对大肠杆菌克制率超65%的数据,配上张仲景千年古方背书,这波养生操纵确实踩中暴雨后刚需。
有网友实测紫苏乌梅茶,喝完背上的黏腻感真能少一半。
药店老板说乌梅罐头这两周销量翻三倍,95后都在抢着囤货。
但别光顾着跟风,广东老中医提示湿热体质喝乌梅汤得配陈皮,寒湿体质直接喝反而伤脾胃。
小红书翻车帖里有妹子喝出反酸烧心,批评区立马吵翻天——到底是古方坑人照旧本身没辩证?
台风天蹲家里煮乌梅三豆汤的,十个有八个在吐槽电费账单。
三伏天开空调除湿每小时两度电,乌梅冰糖水煮一锅才五毛钱本钱,穷鬼养生实锤了。
菜市场阿婆教的路子更狠,乌梅塞进电饭煲和米饭同蒸,说是祛湿结果能更加,有没有效不知道,反正米饭带点酸味挺下饭。
专家说本年厄尔尼诺导致极度气候更多,这种台风暴雨配三伏天的失常组合,搞欠好要连续到九月。
与其囤电解质水不如备点干货,乌梅干能放半年不坏,台风断水断电时泡两颗,比喝脏水强多了。
广东人早把乌梅玩出花,煲汤煮粥腌水果,连炒菜都敢放两颗提酸,不平不可。
都在吹乌梅是夏日救星,但翻《中国住民膳食指南》根本没提到它。
药食同源名单里倒是真有乌梅,不外标注了逐日上限15克。
那些直播带货让人每天喝酸梅汤的,怕不是想让人胃穿孔?
老祖宗的东西是好,可剂量搞错了真要命。
朋侪圈养生党又开始卷了,有人晒198元一斤的烟熏乌梅,有人用9.9包邮的蜜饯凑数。
药房打假视频曝出,30%的所谓药用乌梅都是李鬼,拿杏干染色的赝品泡水会掉色。
这届年轻人想养生太难,得先修个中药判定学位才行。
暴雨季祛湿解暑成刚需,但别把乌梅当仙丹。
中医学院传授直播时说,乌梅汤顶多算辅助本领,暴雨后消毒杀菌还得靠漂白粉。
那些指望喝酸梅汤防流感的,还不如把逾期空调滤网换了着实。
传统聪明要传承,当代科学也别落下,混着用才靠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