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部分协同、家校社联动、传统文化铸魂……济宁市任城区以文化浸润为底子,整合宣传、文旅、科技、卫健、公安、群团等多方资源,开辟特色课程与实践运动,造就门生文化自大与创新本领。同时,通过家校共育、社会到场,形玉成域精良的育人生态,实现门生全面发展,推动地区教诲高质量发展。
“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前不久,在任城区“学先师孔子,做仁义少年”敬师礼暨中华良好传统文化进校园展演运动上,全体师生整衣、掸袖,齐诵正冠诗,向孔子像行“天揖礼”。随后,景象舞剧《中华丽德润九州》、歌伴舞《幽兰操》、景象剧《传师道——做仁义少年》等自编节目,传承中华丽德,表达了对先师孔子的敬仰和吊唁之情。
济宁是儒家文化发源地、京杭大运河道经地,文化资源丰富。任城作为济宁主城区,建立了“儒家文化+运河文化+科学素养”三位一体的协同育人理念,推进“大思政课”建立。“在教诲改革历程中,我们将儒家文化的‘仁义礼智信’、运河文化的‘通江达海’精力与当代科学的创新探索理念三者融合,推进‘大思政课’建立,造就既有深厚文化秘闻和家国情怀,又具备创新头脑和实践本领的新期间人才。”任城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区委教诲工委书记时慧芬先容。
“大运河上南来北往、舟楫穿梭,运河两岸商店林立、商贾云集……”日前,在济宁市河流总督署展示馆内,在济宁市实行小学读三年级的“红领巾解说员”葛姝玥正在为前来观光的游客报告济宁市运河文化的发展汗青。展示馆二楼内,“运畔童心,艺守非遗”蛋雕主题运动定时开启。孩子们围坐在桌前,观看非遗传承人范冰兴老师镌刻的运河风光蛋雕作品,随后动手在草稿纸上画好图案,再警惕翼翼地拓印到蛋壳上,完成属于本身的蛋雕作品……文化场馆里、社区运动上,雷同的场景在任城区非常常见。
“教联体”的建立离不开社会气力的深度到场。任城区提拔育人协力,创新多主体、多情势的社会到场协同育人实践方式。社区依托运河文化广场、运河古街,开展“运河文化节”“运河民风体验周”等运动,构造门生到场运河文化解说、民风演出;企业与学校互助创建“运河文化+科技”研学基地,门生可以相识当代科技在运河航运管理、农业莳植、文化创意计划中的应用;公益构造发起“保卫运河”志愿服务项目,构造门生到场运河水质监测、文化遗产掩护、生态科普宣传等运动,将文化传承、科学实践与社会责任有机联合。
“‘教联体’是新期间教诲改革的紧张实验,冲破了部分、学段、家校社之间的壁垒,实现了教诲资源的高效整合与共享。”时慧芬说,任城区将不停美满‘良好传统文化+教联体’协同育人模式,为造就更多具有家国情怀、文化自大、创新本领和责任继承的期间新人而不懈积极。
(大众消息记者 王浩奇 通讯员 袁进 王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