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召开中医药康健促进系列第九场发布会,主题为“秋季中医药养生”。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西医联合与少数民族医药司副司长欧阳波表现,秋季人体的新陈代谢渐渐减缓,是呼吸道和胃肠疾病的高发期。同时,秋季万物开始收敛,人的感情也轻易受到影响,轻易出现担心、烦躁的感情。
秋季养生,精力情志、饮食起居、活动锻炼皆以养“收”为原则,贵在滋阴敛阳。
从中医角度怎样防备“秋老虎”伤人
都城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夏秋接壤之际,虽已立秋,还会出现短期酷热气候,老百姓俗称“秋老虎”。“秋老虎”时湿气和暑热没有散尽,立秋以后,偶然会感觉身上燥热,燥邪和暑热接洽到一起,很轻易造成“秋老虎”伤人的题目,造成头晕等中暑症状。
防备是最紧张的,午后高热时只管淘汰外出,穿一些透气的衣服,在屋子内里保持开窗透风,饮食上必要清暑祛湿,固然也要向防备秋燥过渡,可以煮一些绿豆薏苡仁粥等来缓解如许的症状,切忌辛辣刺激、酷寒的食品,制止伤及脾胃。
从起居上应该早睡早起,制止熬夜耗伤元气。假如偶然间的话,午后可以苏息15—30分钟规复体力,清早和薄暮的时间可以得当活动散步,打打八段锦,但是要淘汰剧烈的运动,活动后要喝一些温开水。
秋季怎样内调外养防脱发?
浙江省中医院主任医师汤军:根据中医天人相应理念,秋季脱发会多一些。秋季燥气适时,人体气血内收,头皮毛孔紧缩,加之燥邪耗伤阴血,故而易出现脱发增多。
中医以为发为血之余,肾其华在发,肝藏血、肾藏精,精血同源,因此秋季脱发多与肝肾阴虚、精血不敷、发根失养密切相干。因此我们夸大表里保养、里应外合综合施策。
内调方面,饮食上应多摄入黑芝麻、黑豆、核桃、桑椹、枸杞等滋阴养血之品,可将其与粳米一同熬煮成粥,逐日清晨温热食用,能渐渐生养精血;同时应包管适量优质卵白的摄入,如瘦肉和鱼类,但需严酷制止辣椒、花椒、羊肉等辛辣温燥食品,以免助火伤阴,加重燥象。
特殊保举两款轻便易行的药膳:桑椹黑豆黄精汤和核桃芝麻糊。
起居调摄尤为关键,务必包管富足的就寝,子时后是气血调复的关键,制止熬夜应子时前即11时前入睡,敛藏阴精;别的,还需留意节欲保精,制止纵欲过分,以固护肾气的根本。
外养方面,可对峙逐日以指腹轻柔按摩头皮,从前额发际线开始迟钝按至后枕部,重点刺激百会穴、风池穴等关键穴位,每穴按揉三至五分钟,以局部微微发热为度,能有用疏通头部的气血。
另有就是梳头的时间宜选用木梳或牛角梳,自觉根向发梢方向梳理,逐日对峙百余下,以此刺激头部的经络。
洗发时,水温不宜过烫,以靠近体温为宜。选择洗发水可以选择含有何首乌、侧柏叶等身分暖和的滋养型洗发产物。
在这里我要夸大一下,何首乌有非常好的生发作用,发起各人外洗,内服要慎重。洗发后只管制止高温电吹风,以淘汰对发质的损伤。
哪些食品得当秋季食用?
江苏省中医院消化病研究所所长沈洪:中医以为,秋季是“燥邪适时”,易耗伤津液,从而引发人们的口干舌燥、咽喉疼痛、皮肤干燥、大便干结等不适,此时可以得当食用一些养阴生津、润肺去燥的食品,如:梨、甘蔗、百合、莲藕、蜂蜜、山药、银耳、鸭肉等。
别的,秋季肺脏适时,中医五脏理论以为,肺属金,肝属木,肝主疏泄调畅情志。肺气过旺会影响到消化和感情。五味入五脏理论学说以为:味酸入肝、味辛入肺,肺强则易于伤肝,可以得当增长一些酸味的食材,因此秋季饮食宜减辛增酸。
秋季宜多食山楂、石榴、酸枣、青果等酸味食品或药食两用之品。但是对于反酸的患者应当制止此类食品,同时应淘汰进食辛辣食品,如辣椒、韭菜、大葱、生姜,少饮白酒,既可制止肺气过旺伤肝,也可以淘汰辛温耗伤津液从而防备肺燥病的发生。
总体来说,秋季饮食应该以清润平补为主。秋季适时蔬果较多,是养生佳品,可以或许起到清热润燥的作用。清晨可以喝些粥,好比:生地石斛粳米粥、百合莲子粥、银耳冰糖粳米粥、黑芝麻粥、杏仁川贝糯米粥等,以到达益胃生津、养阳润肺作用。
同时,平常要留意少吃辛辣香燥之品及炸、熏、烤、煎的食品,除了阳虚体质以外,只管制止过食温燥的食品,好比羊肉、人参、鹿茸、肉桂等,否则极易加重秋燥。
给各人保举几款得当秋季的食疗方:雪梨百合汁,清热润燥,得当肺燥干咳人群;莲藕排骨汤,滋阴润燥,得当脾胃衰弱者;山药粥,补脾益肺,得当老人和儿童。
秋季饮食应当以“养阴防燥”为纲,顺应《黄帝内经》所说“秋冬养阴”之道,通过酸收柔润之品调和肺气,为冬季康健打下坚固底子。
伤春悲秋多烦恼,中医有哪些方法来缓解“悲秋”?
汤军:秋气通于肺,在志为悲。天然界万物萧瑟易使人感情低沉,过分悲秋则会耗肺气、伤肺阴。中医养生主张天人相应、形神合一,更夸大调神,其焦点是使情志安宁、收敛神情,以和缓秋令的肃杀之气。
发起多举行户外的活动,选择天高气爽之时登高望远,既可以开阔胸襟,又能宣泄胸中郁结之气,得当的增长日晒时间,尤其午后可以晒晒背部,由于背部门布着统领阳气的督脉,温煦背部有助于奋发机体阳气,天然驱散担心低沉感情。
在饮食方面,可以得当搭配百合、莲子、银耳、玫瑰花等这些甘润芳香之品,这里给各人保举两款安神解郁的药膳。百合莲子安神羹、玫瑰解郁茶。
中医讲求五行音疗,在声律调治方面,可多凝听一些乐曲,好比说春江花月夜等轻快舒缓的中国传统乐曲,制止凝听伤心的曲调,以乐理来调和睦机。
哪些体质的人不宜盲目进补?
沈洪:从中医体质学角度,以下几类人群不宜盲目进补:
肥胖及代谢异凡人群,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患者,过多摄入高脂肪、高热量食品会加重病情;
脾胃衰弱者,体现为食欲不振、腹胀、便溏,若强行进补,易导致消化不良、积食;
胃火茂盛者,常见口臭、便秘、喜冷饮,必要先清热再进补,否则易加重内热;
老年人和儿童消化功能较弱,大量进食肉类易引起积滞,发起先健脾保养,待脾胃功能规复以后再进补。
春捂秋冻不得当哪些人群?
刘清泉:秋冻要适量,万万不要太过地冻,有些人群必要格外留意,制止过分受冻而伤身材。好比说心脑血管疾病这类人群,如高血压、冠心病、脑梗死等,低温会导致血管紧缩、血压上升、血流阻力增长,增长脑血栓、心绞痛风险。这类人群必要实时保暖,留意保暖头部、颈部等紧张部位。
对于呼吸体系疾病的病人,包罗慢阻肺、哮喘的病人,盲目秋冻会使病情急性加重,以是这类人群肯定要适时增减衣服,制止呼吸道受到冷氛围的刺激,导致一些慢性疾病急性发作。
对于脾胃衰弱这类人群轻易受凉、腹泻腹胀、食欲不振,尤其要注意腹部的保暖。许多女孩子特殊爱露肚脐,穿的衣服薄,假如她的脾胃欠好,平常轻易痛经,就更要留意腹部保暖。
对于一部门体质虚寒,平常手脚凉,轻易感冒的人群,这些人自己阳气不敷,假如随着气温的降落还要再秋冻,更轻易伤阳气,导致虚寒加重,出现各种身材题目,这类人群必要适时添加衣服,注意温补,不适适用秋冻锻炼免疫力。(记者 姬薇)
[
责编:李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