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蚊流传疾病!中医自然防蚊方+强体术助你安然度夏

[复制链接]
查看135 | 回复0 | 2025-8-11 12:52: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克日,随着气温升高、雨水增多,伊蚊运动愈发频仍,不但嗡嗡扰人,更大概流传基孔肯雅热等蚊媒感染病。怎样科学防蚊?南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中医科王明主任医师、杨恬副主任医师联合中医“未病先防”理念,推出一系列自然暖和的“防蚊处方”与强体妙方,为寻求绿色防护的人群提供新选择。

V88atEAZZ85UfDDa.jpg

自然驱蚊有妙招:香囊、熏蒸、喷雾齐上阵

除了清算积水、利用蚊帐等通例物理防蚊步伐,中医更善于使用自然药材的芳香特性驱赶蚊虫,既能避虫又能养身。

中药防蚊香囊是珠江医院中医科的“明星产物”。王明主任医师先容:“香囊里的艾叶、紫苏叶、金银花、藿香、佩兰等11味药材,通过挥发自然香气形成‘防护圈’,不但能驱蚊,还能醒脑、化湿、解暑。”他特殊提示,这类香囊得当皮肤敏感、不宜利用化学驱蚊剂的人群,可悬挂于床头、枕下或随身包中,但需每10-15天更换一次以包管药效。“孕妇及药物过敏者利用前,发起先咨询中医师。”

若想给居家情况“全方位防蚊”,中药熏蒸是不错的选择。“在透风精良且阔别易燃物的地方,点燃艾条或苍术熏蒸房间,烟雾中的自然身分能驱赶蚊虫,还能在肯定水平上克制氛围中的病原微生物。”杨恬副主任医师增补道,这种方法尤其得当薄暮蚊虫活泼时段利用。

别的,自制中药防蚊喷雾也简朴易行:取金银花、薄荷、香茅等药材煎煮后滤出药液,装入喷雾瓶,外出前喷洒在衣物或四周情况中,“自然无刺激,让蚊虫‘退避三舍’”。而薄荷油、香茅油等纯植物精油,少量涂抹在手腕、脚踝等部位,既能带来清冷感,又能借助独特气味形成“隐形屏蔽”。

矫健体质是根本:食疗、穴位、起居三管齐下

中医以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夏日暑湿盛行,若脾胃衰弱、正气不敷,不但易受蚊虫扰乱,也更难抵抗疾病。杨恬副主任医师夸大:“防蚊的同时,更要注意调治体质,从根源上提拔反抗力。”

食疗药膳是健脾祛湿、清热解暑的首选。她保举了几款简朴易做的方子:

1.四神汤:山药、莲子、芡实、茯苓各15g,煮水代茶饮,或加瘦肉、排骨炖煮,“能健脾养胃,化解暑湿”;

2.赤小豆薏米粥:赤小豆与薏苡仁按1:1比例,加粳米、冰糖共煮,“利湿清热,得当夏日食用”;

荷叶茯苓粥:荷叶煮水去渣,参加茯苓、粳米熬粥,“清暑利湿,还能清心安神”;

3.竹叶茅根茶:淡竹叶、白茅根各15g煮水,加白糖调味,“清热利尿,缓解夏日燥热”;

4.三豆饮:黄豆、黑豆、绿豆等份,按1:8比例加水煮15分钟,取汤饮用,“健脾补肾,分身清热”。

穴位保健则能引发身材正气。王明主任医师先容:“天天按压或艾灸足三里穴(膝盖下四指处),可健脾益气;艾灸关元穴(肚脐下四指处),能温阳固本,加强抗病本领。”操纵简朴,每次10-15分钟即可,尤其得当久坐办公室的人群。 

在起居作息上,需顺应夏日“阳盛阴衰”的特点:“夜卧早起,只管23点前入睡,早上6-7点起床,与日照规律同步。”活动则以暖和为主,“八段锦、清早或薄暮散步都是不错的选择,以微微出汗为宜,制止大汗伤气”。

只管防护恰当,仍大概被蚊虫叮咬。王明主任特殊提示,若被叮咬后出现突发高热、头痛、眼眶痛、皮疹,或满身肌肉、关节剧烈疼痛等症状,需高度鉴戒基孔肯雅热或登革热,“务必立刻就医,尽早诊断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文、图 | 记者 张华 通讯员 莫谨楠 韩羽柔 伍晓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