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24日,在河南郑州举行的上海互助构造媒体智库峰会会场,媒体记者拍摄《合乐图》民族乐器复刻展演。 新华社记者 伍婧丹摄
|
中原腹地,盛夏流火。克日在河南郑州举行的上海互助构造媒体智库峰会,吸引来自上合构造成员国、观察员国、对话同伴的近200家媒体、智库、当局机构及国际和地域构造的400余位中外高朋出席。汇聚与会者心声的连合、交换、互助、发展、互鉴、共赢之音在会场流淌,给记者留下深刻印象。
这里有连合同心专心应对挑衅的合音。
“被雨淋过的人,不怕露珠。”这是塔斯社社长安德烈·孔德拉绍夫克日在峰会全体集会发言中引用的一句谚语。
“这句谚语再好不外地反映了我们的精力。”孔德拉绍夫说,只管天下动荡不安、挑衅迭出,上合构造媒体智库依然能保持连合和交换、始终弘扬“上海精力”,共同回应期间挑衅。
在他看来,“上海精力”是引导上合构造及媒体互助的鲜活哲学。媒体应当成为促进各国人民相互明白、信托与密切的积尽力量,为天下奏响美好的“多声部合唱”。
赴河南林县的红旗渠参访事后,土耳其亚太研究中央专家塞尔丘克·乔拉克奥卢告诉记者,“这是中国汗青上连合同心专心的一个古迹工程”。在他看来,红旗渠精力和“上海精力”有着相似之处,“都是为了寻求发展和繁荣,为了让人们过上更好的生存,只要我们连合在一起,就能降服困难和挑衅,实现目的”。
这里有促进文明交换互鉴的共鸣。
主会场外,主理方设置的河南文化与特产展示区,与会高朋们饶有兴致地体验中国传统服饰、汉字拓印、香包制作……此中非遗中医展台前列队的品德外多。只见一位中医正为俄罗斯记者问诊把脉,旁边一位身着白大褂的“洋医生”一边用英语做翻译,一边纯熟地为其他问诊者做针灸治疗。
这位“洋医生”是从德国来河南学习中医和中国文化的约埃尔·米卡埃尔·瓦尔克,中文名“无名”。他来华已有十年,现在是郑州一家中医院的医师,还开设自媒体账号分享学中医的领会,积极推广中医药文化。
隧道的河南话、娴熟的针灸伎俩,瓦尔克的出现吸引了峰会现场不少人关注。“这两天在峰会现场已给100多人号过脉了。”他告诉记者。
谈到此次上合构造媒体智库峰会,瓦尔克说:“媒体的职责是流传信息,就像我喜好宣传中医……好的信息和良好文化都必要流传和交换。”在他看来,中医的理念是通过和谐人体五脏六腑、实现团体均衡,而媒体报道也应该促进互助与均衡。
这里另有不停深化互助的呼声。
“每次从中国返回后,我都要撰写文章先容中国。伊朗大众非常关注中国的发展模式和当代化成绩,我们盼望能通过互助,学习鉴戒中国的履历。”伊朗迈赫尔媒体团体首席实行官穆罕默德·迈赫迪·拉赫马提告诉记者,此次到郑州到场峰会是他第三次来中国。
攀谈中,拉赫马提多次提到“一带一起”倡议。“上合构造各人庭中的许多国家也是共建‘一带一起’倡议的紧张到场国,这让相互之间接洽更精密、互助更务实。作为媒体人,我特殊乐意加大对‘一带一起’互助的报道,让伊朗企业更多相识中国这一倡议,更多到场地区务实互助。”
在河南宇通客车公司,与会高朋代表纷纷试乘无人驾驶客车,相识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进程以及中国绿色制造的技能上风和理念。这家企业在巴基斯坦、哈萨克斯坦等上合构造成员国互助办厂,为本地引入新能源汽车技能。
“这是一家真正的绿色工厂。”巴基斯坦互联消息社社长穆罕默德·阿克迈勒·汗说,宇通客车是巴基斯坦人喜好的通勤工具,此次观光相识车辆的制造过程更是让他深受震撼。“试问谁不喜好如许的互助同伴?哪个国家不想拥有如许的工厂?”
(据新华社电 记者张代蕾)
(责编:贾文婷、崔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