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伏养生 过好这三关秋冬少抱病

[复制链接]
查看698 | 回复0 | 昨天 14: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末伏(10天):8月9日—8月18日

末伏是三伏天中的末了一伏

阴阳变革的瓜代点就在这10天

此时稍有不妥,可致疾病缠身

要想安全度过

肯定要过好这三大关卡

气温关、脾胃关、干燥关

另有末伏养生三不要

不要过早穿上厚衣服

不要过食辛味食品、不要贪寒凉物

肯定要知道

最跋文住末伏养生三保举

为康健“加分”

  末伏养生

  过好三大关卡

  末伏“湿热”与“燥热”大概瓜代或并存。

  “长夏属脾,湿气适时”:中医以为末伏仍属“长夏”,对应五脏中的脾。脾喜燥恶湿,而末伏连续的湿热情况最易困阻脾阳,导致食欲不振、腹胀、乏力、大便黏腻等“苦夏”症状加重。

  “肺主秋,其性燥”:立秋后,秋气渐生,对应肺脏。此时若降雨淘汰,燥邪开始抽芽,易伤肺阴,出现口干、咽干、皮肤干燥、干咳等症状。

  “伏火”蕴藏:颠末初伏、中伏的积聚,人体阳气在外(腠理开泄),体内(尤其是脾胃)反而相对虚寒或有陈寒积郁,形成“外热内寒”的特别状态。这正是“冬病夏治”调治寒性疾病的末了窗口期。

  气温关:防2病

  (1)心血管病

  现在立秋节气虽过,但现在仍处在伏天内。高温对血液循环体系有很大影响,此时要鉴戒心血管疾病。

  (2)中暑

  伏天机体能量斲丧大,人体免疫力有所降落。不少人头伏、中伏都没有被暑热击倒,但末伏时却撑不住了。

  保健招——揉2穴

  极泉穴:理气护心

  位置:在腋窝极点处。

  用力由轻到重,按下去有酸胀感就阐明按到位了,点按1分钟左右即可。

  足三里穴——强身健体、调治脾胃

  位置:位于膝盖下方3寸(约四指宽度)。

  每次按摩3~5分钟,助力脾胃运化,提拔免疫力。

  脾胃关:防1病

  肠胃疾病:

  初秋末伏若脾伤于湿,轻易造成肠胃疾病,不但会出现饮食不化、脘闷嘈杂、恶心吐逆、腹痛便溏、不思饮食、体弱疲倦等症,还大概为咳喘病症种下病根。

  保健招——喝1粥:山药薏米粥

  取薏米20克、山药50克、白扁豆15克、赤小豆15克,加水煮烂后参加白豆蔻1克,再煮3分钟食用即可,有健脾胃化湿的功效。

  干燥:防3病

  (1)风燥感冒

  立秋时节,轻易出现风燥感冒。除了有一样平常感冒的症状,即头疼、咽喉肿、鼻塞外,另有咽喉干、嗓子紧等体现。

  (2)呼吸道疾病

  呼吸道体系是一个开放的器官,从鼻腔到气管,再到肺部,秋季干冷的氛围一旦陵犯,就轻易损伤黏膜,引发呼吸道病变。

  (3)过敏症

  刚立秋时,天高气爽、气候渐渐干燥,氛围中的花粉浓度最高,过敏性鼻炎等又迎来了发病高峰期。

  保健招——喝2粥

  银耳百合粳米粥——清心润肺

  银耳5~10克,先浸泡发胀;粳米100克,奇怪百合60克,参加适量冰糖同煮。

  黑芝麻粥——通便润燥

  将适量黑芝麻轻微研磨,再与大米同煮,口感更醇厚。

  末伏养生三不要

  不要过早穿上厚衣服

  秋日不要过早穿上厚衣服。夏末秋初,多担当严寒的刺激,有助于加强机体反抗力。但要留意,一旦气温急剧降落时,就应该添加厚衣物,一味“秋冻”不光达不到强身健体的结果,还轻易冻感冒。

  别的,患故意脑血管疾病或身材调治功能较差的老人不得当“秋冻”。

  不要过食辛味食品

  立秋后应少吃辛味食品,辛味通肺,助长肺气,若摄入过多,易造成肺气太盛,出现上火、便秘等秋燥症状。

  得当多吃酸,可收敛肺气、防秋燥。得当增补水分、维生素和无机盐。

  小贴士:

  末伏宜清补,以健脾利湿、益气和胃为主,可适量多吃祛湿热、健脾胃的食品。

  芡实、山药、小米等都具有健脾益胃的功效,扁豆、豇豆、红小豆等豆类,也有健脾益气的功效。

  不要贪寒凉物 免损脾胃阳

  末伏时白天温度仍较高,但早晚气温则显着变凉,昼夜温差渐渐增长。进入末伏时,切忌猛吹空调,过量吃冷饮,以免损伤脾胃阳气。

  别的,适量户外活动可奋发阳气,促性情运化,改善胃口。举行户外活动以微汗为宜,切不可大汗淋漓。

  假如平常常常胃胀、胃痛,更要少吃寒凉的水果或凉菜。

  末伏养生三保举

  蔬菜保举:莲藕

  “荷莲一身宝,秋藕最补人”。秋令时节,正是鲜藕应市之时。此时气候干燥,吃莲藕,起到养阴清热、润燥止渴、清心安神的作用。

  鲜藕除了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卵白质和各种维生素及矿物质含量也很丰富,还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可缓解便秘。吃莲藕时,搭配银耳可以滋补肺阴,搭配黑木耳滋补肾阴。

  水果保举:梨

  秋季氛围干燥,轻易缺水,而秋梨鲜嫩多汁,含有85%的水分,酸甜适口,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钙、磷、铁、碘等微量元素等,被称为“自然矿泉水”。

  (1)吃生梨

  吃生梨能显着缓解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出现的咽喉干、痒、痛,声音哑,以及便秘、尿赤等症状。

  (2)将梨煮熟

  如冰糖蒸梨,可滋阴润肺、止咳祛痰,对痛风、风湿病及关节炎也有防治功效,对治疗肺热咳嗽和喉咙痛等结果更佳。

  留意:

  不发起脾胃虚寒的人群吃梨,梨属于凉性食品,吃了以后有大概会损伤脾胃阳气,加重脾胃虚寒的症状,比方会有加重腹痛、腹胀、腹泻等征象。

  肉类保举:鸭肉

  鸭子是凉性食品,具有滋阴养胃、利水消肿的功效,可防秋燥。平常轻易患咳嗽、感冒等呼吸道疾病的体质较弱人群,可以在熬鸭汤时,参加山药、莲子、黄芪或西洋参,一样平常为30~60克;女性在秋季易皮肤干燥,可参加百合、玉竹,养颜护肤。

  小贴士:

  末伏后发起早睡早起,得当锻炼,且活动要得当,只管不要大汗淋漓,损伤阳气。太极拳、瑜伽、八段锦、五禽戏等中医养生操都是不错的选择。

VroOOVWOqkqHt9E7.jpg

[ 责编:李然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5

主题

5

回帖

78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