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者的道德经] 修行者的道德经-第七十八章(道性篇)

[复制链接]
查看345 | 回复0 | 2024-7-7 18:53: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原文: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gòu),是谓社稷(ji)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 正言若反。

  二、译文:天下最柔弱的莫过于水,但世间最能战胜强硬的东西也不能胜过它,因为没有什么可以改变它。软弱的能胜过坚强的,柔和的能胜过刚硬的,天下人谁都知道,但没有人真正能实行。所以圣人讲:能承受全国的屈辱,才是天下的君主;能担当全国的灾难,才是天下的王者。正面讲述的语言,往往结果却是相反的。

  三、分段译文及解析:

  1、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译文:天下间最柔弱的莫过于水,但世间最能战胜强硬的东西也不能胜过它,因为没有什么可以改变它。

  解析:在世间有形物体中,水是最柔弱的,但是能战胜世间最强物质的东西,反而战胜不了水,因为水是顺着其它物体的形态而改变的,并不能被抓到可攻击的有形之处。反之,水会顺着物体的形状将其包围淹灭,就如同现在的地球情形一样。所以,最后的结果水是胜利者,水才是真正的强者。

  2、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译文:软弱的能胜过坚强的,柔和的能胜过刚硬的,天下人谁都知道,但没有人真正能实行。

  解析:地球被水统治的浅显道理,基本上每个人都懂。所以“软弱的能胜过坚强的,柔和的能胜过刚硬的”是有一定道理的。虽然人们都知道这个道理,但是很多人并不能真正的在世间应用这个理论。究其原因,就是人们一般都不喜欢软弱的、处于下方的,而喜欢出风头的、强硬的、光荣的。那么出风头、强硬的、光荣的对应面是什么呢?就是低下的、软弱的和屈辱的。

  3、是以圣人云:“受国之(1)垢,是谓社稷主;受国(2)不祥,是为天下王。” 正言若反。

  译文:所以圣人讲:能承受全国的屈辱,才是天下的君主;能担当全国的灾难,才是天下的王者。正面讲述的语言,往往结果却是相反的。      (1)垢:屈辱   (2)不祥:灾难

  解析:有道的圣人传给是人们的经验就是,有大舍才会有大得,有大的付出才有大的回报。所以,能低下的承受全国的屈辱和灾难,才是天下的王者。因此,柔弱反而是获得强大的最好方法。

  四、运用法门:本章讲述的是以柔弱胜刚强的道理,并以水进行了比喻,水的状态是最软弱的,以至于软弱到没有可以被世间最强物质攻击的地方,所以,水是不可战胜的,它柔弱得极其强大。水又是可以包容承载万物的,正因为它可以包容承载万物,所以它又是万物的王者。

  希望修道者根据柔弱的特性,能在世间充分体会并运用这一方法,它会承载着你行使世间法,达到你的目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