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观的猴,也别摸了。
文|阿布
编|吾人
文章泉源 | 融中财经(ID:thecapital)
算命、修订家谱、自媒体卖课、为券商导流……私募基金违规乱象越来越“抽象”了。
继此前转达“十层套嵌”后,深圳证监局披露了近期辖区内私募基金偏离或放弃主业主责的违规征象。
此中,有几种典范案例引发市场关注:有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公然在自媒体“卖课”、或向券商、期货公司保举客户获取返佣;有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在市场上伙同其他机构举行长处运送、收取大额顾问费、更有甚者,在管基金与高管自有资金举行“高买低卖”生意业务。别的,另有私募基金管理人涉嫌非法集资、利用市场以及开展场外配资等。
此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算命了。
究竟上,在创投圈,算命早就不是奇怪事。
找大家算风水,看装修都是常态,就算是LP也不能免俗,找私藏大家上课,对照着机构合资人照片算收益,这些家常便饭的征象,也都阐明,就算是站在投资行业焦点的GP、LP们也不能免俗。
一些投资人非常热衷玩玄学基金,业内朋侪说他们研究周易比财报还认真,这都成了合规拦不住底层生存逻辑。“如今谁还去雍和宫啊,都付费找大家算命了。”
人生不快意,十有八九,现在,在更严酷的羁系之下,投资机构找大家算命还不如信本身,究竟大家都不靠谱。
VC/PE的偏幸:雍和宫的手串、白云观的猴
在此次典范题目转达中,从事与私募基金管理无关的业务首当其冲。
此中,违规收取咨询顾问费、融资服务费等题目是转达的重点,好比某股权类私募机构因增量业务不敷,与某房地产企业签订《承销协议》,向多名天然人投资者推介该房企在伪金交所发行的应收账款收益权转让筹划,并收取150余万元咨询顾问费;另有私募证券机构为多家债券发行人提供咨询服务,对接金融机构资金,帮忙促成债券成交,并收取咨询费。
在“吊儿郎当”行列中,卖课、挂靠基金从业资格证以及算命、修订家谱等业务尤为离谱。
在转达中,某证券类私募机构管理费收入和业绩报酬占公司收入比重极低,重要收入来自实控人通过自媒体贩卖“投资课程”,以及以关联方或公司名义向证券公司、期货公司保举客户获取返佣。尚有股权私募帮忙非公司员工获取基金从业资格等。
深圳证监局在查抄中,还发现,某证券类私募机构与4家关联公司混同办公,办公场合未悬挂该管理人招牌大概显着标识,现场存在多名流员从事易经算命、知识付费、修订家谱等与私募基金管理无关的业务。
在VC/PE行业,拜鬼求神并非奇怪事。
有行内人曾质疑,VC赢利到底是靠周期,照旧个人的判定力?究竟上,想要投出一个超等IPO,确实必要运气的加持。但运气对于投资人而言,非常具有命理性。
投资人们为了增加“气运”,经常会去一些有“气场”的地方踏青。一个典范就是位处门头沟的潭柘寺,这就是一个可以一边踏青舒缓工作压力,一边上香祈求奇迹顺遂的最佳旅游所在。
潭柘寺位于北京门头沟,向来有着“先有潭柘寺,后有北都城”的说法。潭柘寺距今1700多年,坐北朝南,背倚宝珠峰,寺院坐西朝东,海拔300多米,占地面积4.4公顷,修建面积8392平方米。清康熙天子歌颂这里是:“名山胜境不次于五台山。”
“我就曾经陪伴被投项目去潭柘寺,其时项目发展得不顺遂,我们一边谈天散心,一边登山,顺道也烧香。算是投后服务了。”一位投资人表现。“每年过年的时间,潭柘寺另有夜场,客岁加福咖啡非常美丽,点单咖啡还送福桶。”
除了潭柘寺,雍和宫也是投资人们的“老据点”了。
在间隔雍和宫不远处,有家两层的咖啡厅,即便是工作日, 内里也有不少投资人。人来人往,讨论的都是估值、买卖和赛道。
除此之外,另有个中年投资人的秘密之地——白云观。
“在北京,白云观是真正属于中年人的秘密之地。”
被视为“北京第一道观”的白云观,隐匿在西二环一侧。据白云观资深爱好者说,已往慈禧经常光顾,以李莲英为首的宦官们捐了3年俸禄,就为了在白云观里打造一片假山,给本身积福。“雍和宫太挤,白云观刚好。”
固然了,去烧香,少不了看看“周边”。
寺庙的周边产物现在都非常细分,有招财开运的,有财宝纳库的,另有护身符、安全符、百劫消灾符,各个赛道、各种情势包罗万象,除了通例的手串和配饰,“秘符”是白云观的主打文创周边之一,30块钱一枚。据称放在枕头底下能消除睡前烦恼,“使本身早起精力倍增,容光抖擞”的失眠符,就非常脱销。
摸石猴祈福,也是白云观传统的民风运动。这直接导致白云观的石猴都被摸包浆了。
此前,证监会官网发布文件,此中提及,“严肃打击使用天干地支、阴阳五行风水学说猜测股市等违规举动。”
不但是在二级市场,在一级市场的投资圈,阴阳五行算项目,八卦乾坤定投资只能算得上“标配”。
曾有医疗机构的合资人告诉融中,个人LP算基金、算项目标事比力广泛。“我们有一只基金募资原来立刻就完成了,忽然一位出资人打电话给我,说投不了了。”他无奈地说,“效果一问,LP说他的大家算了,我们意向出资的某个项目和他‘不合’,会赔钱。”
“原来立刻就要完成募资了,忽然撤资弄得我们很被动。”
过了三年,这只基金投资项目发展精良,此中被大家算“不合”的项目乃至跑出了超额预期,“我再跟投资人用饭提到这个‘克他’的项目赚了大钱的事儿,出资人跟我说‘谁人大家算得禁绝,我如今换了一位更锋利的’。”
现在,一级市场欠好募资,好不轻易抓到了有出资意愿的LP,天然不能容易放过,为了满意LP们的需求,GP在选择办公所在时,也会把稳选取那些视野开阔之地,考究屋前开阔,采取八方气愤,这与做生意讲求广纳四方来客契合。按照这一原则,选择办公场合时,不少GP偏好视野正火线的开阔,不能有任何遮挡物,好比围墙,电线杆,广告牌和过大遮眼的树木等等。
这些风水之说背后,不但纯是封建迷信,更暗含着投资人对于周期不确定性的难以把控。
治疗焦急,VC/PE去算命
市场上有一个名词——股票焦急症,详细体现为,面临不停缩水的股市资金,不少股民出现恐惊、失眠、烦躁、烦闷等症状,从表象上看股票焦急症形成的过程可分为高兴、狂热、贪心、恐惊、担心及焦急这几个环节。
现在,这种焦急已经传导到一级市场。
“天天一睁眼就烦躁,身边的朋侪不是降薪就是没工作了,不知道以后要干吗?于是就去小红书搜搜,发现很多多少人在问相干题目,好比基金运营赋闲后醒目吗?效果有人答复什么都转不了,看了之后更烦了。”张晴吐槽。
吕一也跟着表现,“打开小红书,第一个给我推送的帖子是:北京到底有多少赋闲的投资人?岂非大数据已经知道我们的工作间不容发了?”
“每次这种帖子都让人很焦急,但是我又不由得去看批评,效果高赞批评是去考公,但是考公另有年事限定。我们这种36、7岁的投资人,在机构谈不上老,去考公也不敷格。另有人问,投资人看了那么多项目怎么不本身创业?”
吕一无奈地说,“哪有那么轻易?!别说我们没赚到过什么大钱,就连创业乐成过,建立过本身品牌机构的某个大佬,近来不都被告了吗?”
并非投资人们不良好。
在行业上行阶段,市场上的钱较为充沛,创业情况也非常优渥。
从国内的煤老板、各类高净值人群,到外洋的长钱大学基金都为中国创投市场提供了较为丰富的资金泉源。与此同时,双创等政策频出,也让不少良好的高端人才纷纷返国参加创业雄师,一时之间,有项目、有资金,投资人作为此中的桥梁,也赚到了资源市场的红利。
已往几年,资金开始变得更加单一。
自2019年起,国有资源的出资占比渐渐上升,大型母基金成为市场募资的重要对象。与此同时,投资金额和投资案例也出现降落趋势。2021年行业投资额到达1.4万亿的汗青峰值后,2022年至2024年分别同比降落36%、24%和8%。
从行业分布来看,半导体、新能源、新质料和生物技能等战略性新兴财产在创业投资中的占比快速上升。然而,退出市局面临IPO退出有限、并购基金发展不充实、S基金仍在起步阶段的近况。行业隆冬中,国资机构的影响力显着加强,其数目和管理资产规模占比逐年提拔。
这也导致了,VC/PE在募资中的一个近况:泉源少了,要求高了,只能贴合国资的要求举行投资和退出管理。
压力越来越大,VC/PE们也在寻求更多“生理安慰”。“本年已经不去雍和宫了,我们老板都找周易大家付费算命了。”
“代价昂贵,我们就在DeepSeek上算算命就行。”
2025过半投资行业的冰与火之歌
创投行业的迷信由来已久,但从团体看,大多数都是在行业不景气的时间越发突出。越是行业下行,工作欠好干,各人才会拜鬼求神,搞搞差别的方法论。
“客岁去北京开会,回程之前和同事们去了趟雍和宫,为公司拜一拜,盼望能募资顺遂,我们也能保住工作。”江浙一带的一家机构IR表现。“下半年我们还真完成了一轮募资,固然是全体同事们积极一年半的效果,但是生理暗示上,照旧以为雍和宫很灵验啊。”
一转眼,上半年已颠末半。在履历了春节后的DeepSeek和杭州六小龙的短暂高兴期事后,VC/PE行业渐渐回归清静。
上半年,对于行业有几件利好:
在募资端,起首是科创债的先行先试。四家民营机构试水科创债,算是在募资端有了一个新的渠道;
在A股退出方面,前几天的集会上,吴清公布将要重新启动创业板第三套尺度和科创板第五套尺度,让医疗等赛道中未红利的企业有时机登岸A股;
在港股退出上,本年来,消耗股在港交所上市,频仍出现超额募资环境,二级市场给予的高估值,正在引发一波消耗企业涌向港交所。而在这背后,苦熬多年的投资人终于迎来了等候多年的回报。
从湖面向下望,已往的利空荡漾徐徐散开。但再往下潜,尚未到松一口吻的时间。
“本以为有个精良的开端,能看到一丝行业盼望,但晃悠了半年发现,风险仍在,仍需审慎。”
就在此前,广东省财务厅发布了《广东省当局投资基金管理办法》。此中提及,当局投资基金的管理费依据稽核环境给予审定拨付。别的,管理费从基金收益或利钱中付出,原则上禁绝许在本金中列支,如基金暂未产生收益或利钱,可先从本金中预支,待基金产生收益或利钱后补回。
一时之间,“付费上班”成了VC/PE行业的讥讽。
管理费之争,背后映射着当前中国私募股权行业的生存题目:当局引导基金作为市场上主流的出资人,没赚到钱。他们所把握的焦点话语权正在颠覆以美元基金创造的管理费制度:没有收益,就无法生存。
与此同时,市场化、纯财政投资机构,在没有肯定积聚的配景下,也无法得到募资的时机。
一半海水,一半火焰,身处此中,投资人也难辨将来。天然,付费找大家算命,也就成了一种心灵上的拜托。
前言互助接洽微信号|ciweimeijiejun
如需和我们交换可背景复兴“进群”加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