倏 忽 温 风 至 因 循 小 暑 来 小 暑 节 气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小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一个节气,也是夏日的第五个节气,标记着盛夏时节的正式开启。 此时气温升高、湿度增大,养生需注意:防暑降温、健脾祛湿、养心安神。 元释堂中医康健·三伏百日固基法顺应天时·开四关·3+2祛湿法…举行中啦!!!
小暑·防病提示 传/统/二/十/四/节/气
【防备“暑湿病”】 如头晕胸闷、食欲不振、腹泻等,可按摩或艾灸足三里、阴陵泉等穴位健脾祛湿。 【防空调病】 制止长时间吹空调,夜间可定时关闭,或用藿香正气水(丸)缓解不适。 【防皮肤病】 勤沐浴、保持皮肤干燥,防痱子或湿疹。 小暑·节气食养 传/统/二/十/四/节/气 01 绿豆百合莲子汤 【质料】:绿豆50g、干百合20g、莲子15g、冰糖适量。 【利益】:清热解暑、宁心安神
02 莲藕排骨汤 【质料】:莲藕300g、排骨250g、红枣5颗、枸杞10g。 【利益】:健脾开胃、补益气血
03 三豆饮(赤小豆+绿豆+黑豆) 【质料】:赤小豆、绿豆、黑豆各30g。 【利益】:解毒祛湿、防备暑热痱子
小暑·节气灸养 传/统/二/十/四/节/气 01 关元穴 【位置】:肚脐下3寸(约四横指)。 【利益】:温补元气、加强免疫力,缓解夏日疲惫、腹泻。
02 足三里穴 【位置】:膝盖外侧凹陷(犊鼻穴)下3寸,胫骨旁开1横指。 【利益】:健脾祛湿、调治肠胃,改善食欲不振、水肿。
03 中脘穴 【位置】:肚脐上4寸(胸骨下端至肚脐中点)。 【利益】:和胃化湿,缓解胃胀、恶心等暑湿引起的消化不良。
小暑·三伏 传/统/二/十/四/节/气
三伏灸
小暑和三伏灸是中医养生中与节气、天时相应的紧张调治方法,二者联合可发挥“冬病夏治”的结果。 三伏天是一年中阳气最盛的时段,分初伏、中伏、末伏。 小暑通常靠近初伏(2024年初伏为7月15日),此时开始艾灸可提前引发阳气,加强三伏灸结果。 原标题:《“情暖四序 优美生存”二十四节气养生课 | 小暑至,盛夏始,养生有方,康健入伏》 阅读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