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小暑 茶饮清暑、穴位强身 小暑至,盛夏始。2025年7月7日,太阳到达黄经105°,迎来小暑节气。此时“暑气蒸腾,地气上涌”,高温与湿气交错,人体易出现“耗气伤津、湿邪困脾”的失衡状态。顺应节气特点,巧用茶饮与穴位,可有用保养身心,为康健筑基。 一、小暑康健挑衅: 暑湿夹击,脏腑易伤 1. 气津两伤:高温加快汗液流失,导致口干舌燥、倦怠乏力。 2. 湿困脾胃:湿度增大影响脾运化功能,引发食欲不振、腹胀便溏。 3. 心火偏旺:暑气通心,易致心烦失眠、口舌生疮。 4. 阳气外越:腠理开泄过分,暗藏秋冬阳虚隐患。 二、养生茶饮方: 清补兼施,祛湿解暑 (一)经典消暑茶饮 1. 荷叶山楂消滞饮 功效:渗湿利水、消食导滞 配方:干荷叶5g 生山楂10g 陈皮3g 制法:沸水焖泡15分钟,逐日1-2杯 禁忌:胃溃疡患者慎用山楂 2. 古法酸梅汤 功效:生津止渴 配方:乌梅30g 山楂15g 陈皮6g 甘草3g 薄荷叶2g 冰糖适量 制法:质料浸泡30分钟后文火熬40分钟 留意:糖尿病患者改用代糖
(二)健脾祛湿茶 1. 三豆薏米饮 功效:利湿不伤正,得当虚胖人群 配方:赤小豆20g 绿豆20g 黑豆20g 炒薏米15g 制法:豆类浸泡2小时,煮至着花取汁 2. 参苓茶 功效:补气生津,健脾利湿 配方:党参5g 茯苓10g 炒白扁豆10g 制法:保温杯沸水焖1小期间茶饮
三、穴位保健法: 疏通经络,均衡阴阳 (一)健脾祛湿黄金穴 1. 足三里(胃经合穴) 取穴法:外膝眼下3寸(四横指),胫骨前嵴外1寸 操纵:拇指按压共同艾灸,晨起饭前操纵最佳 功效:刺激可提拔血清胃泌素程度
2. 阴陵泉(脾经合穴) 取穴法: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 操纵:拇指旋转按揉3分钟/次 功效:促进淋巴回流,改善下肢水肿
(二)清心解暑要穴 1. 少府穴(心经荥穴) 取穴法:握拳时小指尖点掌心处 操纵:指甲掐按至微痛,逐日3次 功效:清心火
2. 曲池穴(大肠经合穴) 取穴法:屈肘成直角,肘横纹外侧端 操纵:拍打至皮肤微红 功效:调治体温中枢,防备中暑
(三)培元固本穴位 1. 关元穴(任脉) 取穴法:脐下3寸(四横指) 操纵:隔姜艾灸15分钟(冬病夏治要穴) 留意:孕妇禁用
养生箴言:小暑养生重在“清补”,茶饮解其标,穴位固其本。三伏快要,此时培补阳气服从提拔3倍。对峙茶饮+穴位调治,可明显改善夏日疲惫综合征。 作者简介
中西医联合病愈科 主治医师 陆通 硕士,师承广州中医药大学着名温病学专家张朝曦传授。善于运用中医中药治疗各种内科慢性疾病(如呼吸体系疾病、消化体系疾病等)及各种慢性骨关节疾病。同时善于脑血管病、骨关节病等的病愈治疗。 出诊科室:中医内科门诊 出诊时间:周五下战书 出诊所在:北京小汤山医院汤山医馆一层 温馨提示 北京小汤山医院为医保A类定点医院,无需选择定点医院 北京小汤山医院 |